作者:赵序茅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29 16:10:15
选择字号:
让学生抬起头来:从知识导向到思维导向

 

很多老师都吐槽过这种课堂现象:老师在上面慷慨激昂地讲课,下面学生纷纷成为低头一族,他们有刷手机玩游戏的,有用Pad看剧的,有写作业的,也有看小说的……他们全然不顾课堂上老师讲什么,只是偶尔象征性地抬头瞟一下PPT,以示对老师的尊重,随后继续低头从事自己的未竟“事业”。面对这种情况,老师们往往是有心吐槽,无力回天。

我们不妨平复一下心情,以研究的视角分析为何会出现这种场景?

学生们不愿意听课自然有学生的原因。为了一探究竟,早在当助教时,笔者就特别留意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也曾经伪装成学生潜入教室,调查低头族在课堂上都做些什么。经过长时间调查,笔者将课堂上的低头族大致分为三类——

低头一族:这类同学属于习惯性低头,以大学高年级学生为主。他们从上课铃响起就不曾看过老师,这类学生在课堂上以刷剧、玩游戏为主,只要老师讲课不干涉其“低头”,就不会多看老师一眼。除非是老师声音太大干扰到其看剧或者玩游戏,他才象征性地抬头看看老师。

低头二族:这类同学属于业务型低头。他们专注自己的业务,无暇顾及上课的老师。这类低头族其实并非不爱学习,也并没有荒废时光。相反,他们在课堂都是从事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比如写作业、复习考研或学习其他知识。只不过,他们不愿意听老师讲课。

低头三族:这类同学属于间歇性低头。他们的低头与抬头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心情以及课堂上老师的讲课内容。如果老师讲到精彩之处,他们就会抬头。如果老师讲得很平淡,他们就会低头思考“人生”。

上述低头三族中,低头一族占比最小,低头三族占比最大,低头二族居中。

古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针对不同的低头族也应采取不同的课堂策略。老师要因材施教,发挥每名学生的特长,不使一名学生掉队。根据上述情况,积极引导低头一族,重点争取低头二族和低头三族。

低头一族只是课堂习惯不好。这类学生其实很聪明,自学能力也很强。他们只有对老师以及其讲课内容服气,才会专心听讲。因此,这类学生是对老师讲课的一大挑战。对于他们“只可智取,不可强攻”,需要老师积极引导的同时,在课堂上拿出点“干货”和“硬实力”来“招安”。一旦“招安”成功,这部分学生将会成为课堂上的“铁粉”。

对于低头二族来说,低头与抬头是一个权衡,他们之所以低头,是因为认为自己的学习要比听课收益(效率)高。这部分学生是爱学习的。这就给老师带来一个新挑战——要让他们知道听老师讲课远胜于自学。

对于低头三族来说,他们其实充满听课的意愿,也有抬头的欲望,如果觉得老师讲得好,就会成为抬头大军的主力,反之则加入低头一族。

因此,如何争取到低头二族和低头三族的支持,也就成为了上课成败的关键。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我们只能反思自己,不能让学生自省。有了前期调研,笔者积极准备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抬起头来。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这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由知识导向到思维导向的转变。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其中的缘由在于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他们更擅长自学,自我消化知识的能力也远强于中学生。针对这一群体的特性,我们要做的就是改变大学课堂,将课堂上的知识导向转为思维导向,引导他们的思维方向,探讨知识背后的价值。

以笔者讲授的《动物与人类》为例,这是一门跨学科通识课程,选择这门课的学生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笔者提前将知识点梳理出来,让他们自学就可以了。课堂上,笔者要做的是思维引导,让学生们感受知识创造的过程,让他们体会这种价值导向。

以生物多样性这个概念为例,单纯在课堂上讲的效率很低,以学生们的自学能力,他们完全可以自主消化。笔者要做的是让他们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

具体引导思路为——我们知道袁隆平先生很伟大,伟大之处在于实践了杂交水稻,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那么,袁老是如何在世界上首先实现杂交水稻的?要知道,杂交水稻的理论创建者并非是袁老,而是美日科学家。要实现杂交水稻,其中有一味重要的“药”——水稻的野外祖先。这就是多样性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讲,遗传资源也是国家战略资源。

改变传统课堂的知识导向,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引导、思考和讨论。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形成追求标准答案的固化思维。带领学生跳出标准答案的桎梏则是思维引导的第一步。教给学生如何思考是思维引导的第二步。笔者曾在课堂上举过一个例子——孙悟空和白素贞谁的法力厉害?这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需要学生尽情思考,只要有理有据都可以。

总之,但凡学生们能自己查阅到、能自己学习的事情统统不讲,笔者要讲述的是他们无法通过自学完成的。大学课堂的核心是思维导向,而并非知识导向。

(作者系兰州大学青年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