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事物,工程师建立事物。”“我们要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架起一座桥梁,让两个组织能够联系起来,融合合作”。近日,首次聚焦工程师群体与工程科技创新发展,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
诺贝尔奖得主、图灵奖得主等顶尖科学家与与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杰出工程师代表、大国工匠代表等展开了热烈交流。
重大科研项目,离不开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倾力合作。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巴里·巴里什用激光干涉仪LIGO发现引力波的案例,生动地介绍了工程和科学如何互动,使得科学发现变成可能。“我们需要准确、系统的工程的帮助,才能够运转LIGO这样的仪器,让我们看到达到10的负12次方级别如此灵敏的一个激光测量,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巴里·巴里什表示,“建构实验需要现代物理学、天文学等基础知识背景,是由先进理论物理学家所做的创新,但也需要高级精密工程支撑的验证。”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亚当·里斯介绍了在哈勃望远镜项目工作期间与工程师合作的案例。“由科学家树立目标,将问题分解后交由工程师按照需求完成测试,最终形成方案来实现可靠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工程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学家更需要提出精准和领先的需求”。巴里·巴里什给出建议,工程师和科学家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要在工程师和科学家之间搭建一座桥梁,让两个组织能够联系起来。工程师做自己擅长的事,根据科学家提出的需求去落实制造。第二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总结工程和实操中的优秀经验。”
上海科技大学大科学中心副研究员、2022年上海杰出工程师(青年)王美晓也向海外顶尖科学家介绍了上海张江大科学装置的工作实践,“这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相互协作密不可分的典型案例”。王美晓指出,现在要求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必然对工程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只有不断的去提高科学探测科研设备的能力,才能使得科学家展开更高、更深、更广以及交叉的科学研究。
面向未来的工程人才培养话题在论坛中引发热议。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发表了《培养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人才》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很多领域已经明显快于企业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在上述背景下所引发的学科布局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期,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既要加强当前紧缺人才的专业建设,又要看准发展趋势主动布局未来的学科。因此,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由单一学科以知识传授为主,向复合型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
长期从事科学教育工作的1987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表示,要培养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尽早,甚至可以在小学就挖掘其兴趣爱好和才能。只有见识过足够多的领域,才可以找到兴趣所在。
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特级技师王伟认为,科学家和工程师不能和技师一样专注于一个领域,而应聚焦从概念设计倒最终产品的全过程。
当前全球性挑战日益复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与工程师之间更紧密的科研合作。
亚当·里斯强调,国际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携手合作我们才可以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问题和重大的科学挑战。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主席龚克在视频致辞中表示,工程和科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工程界应该加强跨学科、跨组织的国际合作,这样的国际合作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
本届论坛期间还举行了2022年首届“上海杰出工程师”和“上海杰出工程师(青年)”颁证仪式,19名因“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获选为“上海杰出工程师”和“上海杰出工程师(青年)”的工程师在论坛上亮相,涉及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医疗器械、航天航空、船舶制造、海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人工智能与制造业交叉融合的工程创新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