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有人选择“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有人选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有人选择“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五院”)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显然属于后者。他把人生追求的目标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以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为己任,30余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航天领域,在空间飞行器系统和高可靠控制计算机等方面取得了众多创造性成果,为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和卫星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
孜孜以学 情系航天
杨孟飞生长于湘江畔,受父亲影响,从小痴迷于数字,喜欢打算盘。随着指尖飞快地移动,看似复杂的数字计算在瞬间就能得到准确的结果,杨孟飞心里大呼神奇,自此与“计算”结下了不解之缘。
凭着对数字计算的浓厚兴趣,他在填报大学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那时,刚恢复高考,计算机科学技术也刚引入。“国家提供机会让我们去学习、研究这么先进的东西,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为此,大学期间,杨孟飞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积极研读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成果,为后来从事相关科研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82年,年仅20岁的杨孟飞大学毕业。当时在国际上,美苏在空间探索方面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苏联率先将宇航员送入太空,而美国又后来居上,实现了载人登月。相较之下,我国虽然已经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但是在空间科学领域与美苏的差距还很大。“如果能将计算机应用于空间探索,让自身所学知识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这样的人生不是更有意义吗?”于是,杨孟飞通过考研进入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隶属航天五院)学习空间计算机及其应用专业,自此迈进了中国航天的大门。
在此后30余年的峥嵘岁月中,他以航天人特有的智慧和情怀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屡次提出创造性方案,解决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诸多难题,从星载计算机研究室的一名科研人员逐渐成长为航天五院的副院长,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淡泊名利 逐梦深空
身边人都知道,杨孟飞属于那种“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不喜空谈,治学、科研皆以务实为要,虽“胸有凌云志”却能“待以平常心”。他经常跟自己的学生说,从事科研工作切忌心浮气躁、好高骛远。
2011年,探月三期工程正式立项,任务目标是实现月面无人采样返回。时任航天五院副院长的杨孟飞决定从行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担任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从此,他扎根科研一线,带领深空探测团队潜心研制。
嫦娥五号任务刚立项时,杨孟飞几乎把相关的专业文献和材料都看了一遍。他自身是学计算机控制的,却研究起了热控学、机构学和高温火工品专业知识,10多本厚厚的书籍摞在一起有两尺多高。
工作中,他身先士卒、夜以继日,经常半夜下了飞机就直奔研制现场,跟科研人员一起研讨技术方案或查看项目进展。执行嫦娥五号飞控任务的20余天内,他与设计师在岗位上紧张地忙碌,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特别是在采样封装阶段,他40多个小时没合眼,与大家一起奋战在科研最前线。
据同事讲,杨孟飞出差时从来不带随行人员,一个人背上包就走。“到了对方单位,也从不搞特殊化,总是婉拒对方的接待,与技术人员一起吃个简单盒饭就开始工作;要是赶上周末或者节假日,他就自己到街边店吃,绝不给对方添麻烦”。
杨孟飞十分注重对航天后备人才的培养。多年来,几乎每个周末,只要不出差,他都要去实验室亲自指导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和实验室操作,逐字逐句批改他们的研究报告。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年轻一代迅速成长起来,他们脚踏实地、锐意创新,不迷信、不盲从,坚持以实干创造航天新辉煌——一支具有爱国精神、国际视野、能打敢拼的年轻队伍挑起了中国深空探测的大梁。
敢为人先 追求完美
作为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领军人才之一,杨孟飞既低调务实,又敢为人先。
太空探索是国际尖端科技领域,每攻克一个难题都面临一次跨越式的挑战。1992年夏天,杨孟飞第一次到发射场执行任务。为了提高返回式卫星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他创造性提出“三机冗余 TMR/S可变结构高可靠控制计算机容错方案”,确保了卫星成功发射并安全返回,解决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这套系统后来在神舟飞船的发射中再建奇功,让飞船能够在太空自在遨游并顺利返航。
嫦娥五号是我国迄今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要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携带样品高速再入返回地球等一系列壮举,其研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杨孟飞从小就有一股子韧劲——要么不做,要做就尽全力做到最好。为此,他对每个环节的质量要求都极高,总是抽丝剥茧般逼着研制人员把问题想透彻、做扎实。在嫦娥团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谈:谁能够经受住杨孟飞“七个为什么”的“灵魂拷问”,他就算真正过关了。正是这种追求完美、要做就做到最好的“见底”精神,确保了嫦娥五号研制任务能够成功实施并取得历史性突破。
然而,受发射推迟的影响,已经准备出厂的嫦娥五号又要进行长期贮存——这是从未遇到过的特殊情况。面对新问题和新挑战,杨孟飞带领团队探索出一整套贮存、测试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确保嫦娥五号在经历长达3年多的贮存期后依然能够完美飞行,并为后续遇到类似情况提供了科学参考。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收官。这是人类探月60年来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创举,也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月壤。
征途漫漫,唯有不懈奋斗。在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道路上,杨孟飞凭借“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勇毅与担当,以及“敢为天下先”的胆识与豪情,从未停下探索前行的脚步。面对浩瀚的宇宙,他说:“我们还有更多的目标要去实现!”
(本报记者 张蕾 本报通讯员 母国新 薛飞 庞丹)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