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航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1/8/4 9:48:31
选择字号:
我国进入洪涝多发季节,四位学者谈“韧性城市”建设

 

“韧性城市”已上升为国家规划。今年全国两会上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这是我国五年规划中首次提及“韧性城市”这一概念。

当前我国正处“七下八上”主汛期和防汛关键期,洪涝灾害极易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那么韧性城市建设对应洪涝灾害乃至应对气候变化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就此采访了四位相关领域的学者,分别是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王寿兵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谷晓坤副教授,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水平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何岩副教授。

关于韧性城市的内容,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新型城市建设”的章节中。规划还要求:“建设源头减排、蓄排结合、排涝除险、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推动城市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增强公共设施应对风暴、干旱和地质灾害的能力,完善公共设施和建筑应急避难功能。”

什么是韧性城市?

王寿兵:韧性城市,是指对各种自然灾害或社会经济波动具有较好忍耐力或弹性的城市。韧性强弱既取决于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本身结构和功能,也取决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结构和功能强弱。

谷晓坤:韧性城市提出主要是出于主动干预和应对城市的重大灾害风险。随着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增加,城市可能面临以前没有机会或很少遇到的自然灾害种类。比如某市对于黄河洪水的防范经验应该是丰富的,但是对于瞬时暴雨引起的城市内涝,作为内陆城市,经验并不多。

洪涝灾害对于韧性城市建设有何启示?

王寿兵:启示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我认为是以下两点:(1)必须继续旗帜鲜明的大力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尤其是在城市规划和设计阶段就应将相关目标加以贯彻;(2)韧性城市建设既要注重有形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应急设施等硬件建设;又要注重无形的社会组织能力、应急管理能力等软件建设;还要加强涉及人心、人性和人生的心件建设。

谷晓坤:一般认为,城市相比自然,由于人工的干预程度大,自然生态风险会增加,相应城市的韧性就会下降。南方河网密布,就是对暴雨洪水的一种天然适应状态。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是一个城市或地区韧性的自然基础,城市在规划和发展中,其实是应当有一个整体绿色生态空间的识别、保护和修复的整体方案。

智慧城市和韧性城市的平衡也很重要。城市的电网和互联网是智慧城市的基础,智慧城市在日常的运行过程中可以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但是城市电网和互联网本身又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脆弱部分,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电网和互联网中断而产生的影响,会成为应对灾害的致命缺陷。所以,韧性城市和智慧城市之间应当有一个平衡,特别强调对电网和互联网本身脆弱性的风险评估、备用方案、冗余预留等。后面可能还是要对互联网、智慧城市的短板和风险有更高的警惕。

政府部门和居民公众对自然灾害的应对经验需要特别加强。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在自然灾害的应急状态下,城市政府的治理能力应该说是起到最重要的作用,这个又是功夫在平常的事情;另一方面是公众,应当加强对公众应对自然灾害的各种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这个其实也是政府部门应对自然灾害的日常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韧性城市如何建设?

成水平:我觉得海绵城市建设任重道远,城市内涝发生和水体富营养化正说明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传统的城市建设,土地利用性质发生改变,城市出现大量不透水下垫面,增加了地面径流量及峰值,从而给城市排水带来压力,造成城市局部内涝;城市面源污染增加,且随地面径流进入城市水体,带来城市水体污染。

海绵城市理念,就是要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一方面,通过保护与修复(增加)绿地、湿地、河道、湖泊等,保留和增加城市雨水的渗、滞和蓄的空间,控制地面径流量,削减径流峰值,防止城市内涝;另一方面,通过源头生态拦截、过程生态控制、末端生态净化等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基础设施的拦截、降解和去除作用,控制城市面源污染,削减进入城市水体的污染负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通过自然系统和近自然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保护与修复城市水生态系统,促进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打造韧性城市的重要环节。同时,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将为碳达峰碳中和做出重要贡献,是重要的削碳、汇碳途径。

何岩:结合工作实践,谈两点个人看法:

第一,加强城市梯级调蓄系统的规划和建设。

当前城市高密度的开发,构建梯级调蓄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即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来装水,同时这些空间又兼有多个其他用途,这往往需要多个方面(排水,河流,道路,公园,绿地,生态,城市开发,休闲和旅游等)来通盘考虑设计,当下还存在不少问题,但这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城市梯级调蓄系统的构建可以实现雨水从小区-管网-公园绿地(城市道路等)-河湖逐级调蓄。对于小雨和中雨,通常在小区里面设置一些调蓄实施(植草沟、绿地等)可以做到15-25 mm的雨水调蓄;对于50 mm的降雨量,可进一步利用管网或排水管网末端的调蓄池(5-10 mm)以及河湖(20 mm),这样就可以做到大约50 mm的调蓄空间,即可满足一个南方城市大约1小时内5年一遇的降雨量;如果要应对100 mm或者更大,就需要充分利用整个城市的蓄水空间,包括公园绿地、城市道路以及河湖等,这就需要合理设计超标雨水的蓄水-排放通道,包括充分利用道路、绿廊、水系沟渠等。

另外,每个小区和工业区内部也需要考虑和设计极端情况下的蓄水可能性,并采取措施来保障,以确保强降雨时的局部调蓄。因为极端情况下不可能把所有的水排入城市公共空间,而是需要赢得时间,缓慢将雨水排走。

第二,合理界定城市海绵系统在雨洪管理中的作用。

城市海绵系统的建设正是基于缓解排水防涝与溢流污染控制的矛盾,提出了“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虽然城市海绵系统有消减和缓解内涝的作用,但其“渗、滞、蓄”的雨水调蓄功能是有条件和极值限制的,难以应对大暴雨和持续长时间的强降雨。

另外,相对于其缓解内涝的作用,城市海绵系统在改善城市生态上的功能更重要,可以削减初期雨水的面源污染、平衡水资源、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增强绿化景观等。因此,在城市海绵系统设计建造中,需要合理界定城市海绵系统在雨洪管理中的作用,不能因为海绵系统建设而降低排水管网系统的标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