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信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31 20:16:58
选择字号: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看点
创新引领构建新型产学研融合生态圈

 

7月27日,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学家与企业家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科技界、教育界、商界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聚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分享优秀科研团体和科技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实践经验。

创新是产学研的共同灵魂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和进步,科学技术产业尤其如此。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认为,科技创新的含义有三层:第一层是发现未知的事物,这是科学家的主要工作;第二层是做技术发明,这是工程师的任务;第三层是做出创新产品,这是企业家的任务。

“这三者是连在一起的。科学发现是技术发明的基础,技术发明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宋志平说。

考虑到创新是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的灵魂,宋志平认为,在经济社会中,科学家和企业家要优势互补、高度融合。“也就是说,要培养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也要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科学家。”

“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家的创新不是盲目冒险,而是要有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准确地去发现和把握机遇。而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也要和企业家结合,了解市场需求。”宋志平说。

创新的模式有很多种。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看来,“开源”并不仅仅是指开放源代码、开源软件,而是已经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开源创新联合体也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的一种模式。

“这种创新模式,也是一种商业模式。”倪光南表示,围绕“开源”已经形成了巨大的技术生态体系,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其中,“开源”越来越壮大。“照此发展,中国的开源界将会实现新的创新突破,我们也将迅速地从‘开源大国’发展到‘开源强国’。”

贯通式创新的关键是开放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认为,当前产学研合作存在三个问题,要构建新型产学研融合生态圈,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他指出,首先是需求未能聚焦,大量企业不会把需求转化成科学问题,科学家又很难从企业的角度把问题提炼出来;其次是供给和需求错配,这造成了大量科研成果无法转化;最后是创新动力和研发能力不足。

苏州纳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必旺对此深有感触。他结合自己从科学家转变为企业家的经历,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转化与欧美国家之间的差异。

“企业的技术水平应该与高科技产业化能力相匹配,也就是说,要有科技转化的承接能力。因此,院校成果转化时一定要找相匹配的、有承载能力的企业。”江必旺说。

“产学研融合的本质是实现贯通式创新,贯通式创新的关键是开放。”潘教峰表示,开放式的合作创新可以增进合作交流,促进各种要素之间的碰撞,有助于科学家找准选题,真正聚焦需求。这样科学家和企业家就可以在合作研发、合作转化和合作共享上达到共赢的效果。

公共平台打通融合生态圈

潘教峰表示,新型产学研需要融合生态圈,着力点是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既要坚持企业作为创新研发的主体,又要发挥企业创新研发组织者的作用,与高校形成创新联合体,真正瞄准研发问题。在研发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高效的共性技术供给平台。”潘教峰认为,在此基础上,产学研各机构要利益共享,才有利于形成长久合作机制。

他建议,要提倡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人才联动。“甚至可以在高校设置来自企业的研究岗,在企业设置来自高校的研究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把这些创新要素关联起来。”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认为,科技成果转化在与企业对接的过程中出现的巨大鸿沟,需要一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来承接,需要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去支撑。

他提到,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顶层设计和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科研体系和产业体系,但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队伍,没有一个整建制的机构,没有专业人才。“因此,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把这块最薄弱的短板补上,建设公共技术支撑体系,打通产学研体系。”米磊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