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城市群地图集》发布 |
中国城市群建设需依靠科技创新 |
“城市群是全球竞争与分工的全新地域单元,全球城市群发展已进入21世纪的中国新时代,城市群地图是认识和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及其功能效应的重要‘窗口’和支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说。
历经20余年,方创琳团队主编完成、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群地图集》于7月26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区域协调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城市群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
《中国城市群地图集》详细记述了近40年来我国各类城市群发育的自然变化过程和人文变化过程,该地图集是全球第一部城市群地图集,对推动我国城市群健康发展和各类城市群规划实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该地图集从城市群总论、重点建设五大国家级城市群、稳步建设八大区域级城市群、引导培育六大地区级城市群等4部分,分别从自然基础、战略地位、人口与城镇化、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空间格局与发育程度、环境污染与减排等方面组图共310幅,制图数据翔实,设计框架科学,全彩绿色印刷,绿色电子扫码。
方创琳表示,未来中国城市群的建设需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和智慧型城市群,需要将全球化建群与本土化建群有机结合起来。《中国城市群地图集》为城市群与都市圈的空间组织格局规划编制发挥重要作用,为优化重组城市群“5+5+9”的空间组织格局,全面提升高度一体化效应奠定“骨架”,为建设双循环型、碳中和型、都市圈鼎托型城市群提供重要支撑,为推动城市群和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蓝图。
会上同时还发布了由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杜德斌教授团队完成的《中美科技竞争力评估报告》(英文版),报告认为,中国要进一步提升科技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相互促进,着力推动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创新战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集聚高端科创人才。
为推动我国城市群的深度研究与发展,创新研究工作机制,论坛期间专门成立了中国城市群研究基地联盟,依托16所高等院校和6所科研机构建立了22个城市群研究基地,更好地为服务国家城镇化与城市群建设的战略需求提供系统性的科技支撑服务。
本次论坛主题为“科技创新驱动世界级城市群发展与中国城市群高质量崛起”,邀请国际国内院士专家共50多人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出席,做了16场大会特邀报告。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城市群与都市圈专业委员会承办,国际地理联合会等4家单位协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