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凤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7/14 16:33:38
选择字号:
香港大学搭建古鸟类饮食习性框架

 

近日,香港大学研究人员为古鸟类食性建立了框架。相关论文刊登于《生物学评论》。研究人员阅读了超过1000份动物饮食的论文,特别是鸟类和非鸟类恐龙的,同时结合其他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最后,他们制定了7种技术框架,综合评估了古鸟类的饮食习性。

认识动物饮食习性是了解它们行为和所担当角色的重要一环。但通常古生物化石难以保留研究所需的全部信息,尤其是重建古鸟类的饮食特别困难,因为它们的身体既小又脆弱,很难保存。目前,人们对古鸟类饮食的了解大多建基于在化石体内保存的食物,但这情况非常罕见。在中生代已知的150多种鸟类中,只有7种在其胃中保存了食物残余。

此次,该校博士研究生Case Vincent Miller及其导师、地球科学系古脊椎动物实验室研究助理教授文嘉棋,发现古鸟类在饮食方面有一些先前未有共识的。第一种是来自中国北方早白垩纪的反鸟类神七鸟,其爪的形状和下颚的动力学表明它是肉食性动物。第二种是孔子鸟,它是最早的带喙古鸟之一,两种不同的下颚力学指标显示它适合食用植物。

此外,研究人员指出,尽管进行了一些定量研究,最早的鸟类始祖鸟的食性仍然不完全确定。而目前研究的相互矛盾,可能源于始祖鸟的不同个体吃了不一样的东西。

研究团队的下一个目标是将其框架应用于食性尚未被研究的古鸟类。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brv.1274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