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报国志 代代永流传 |
——走进中科院“信念·传承·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
两年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动物所)国家动物博物馆的三楼是很少开放的精品厅和半闲置的仓库。动物所党群工作部部长姜秉国清楚地记得,从2019年3月29日到2019年5月22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们日夜忙碌,最终把动物博物馆的三楼改造成了党员主题教育基地。
这是中科院第七个揭牌的党员主题教育基地,以“信念·传承·奋斗”为主题,面积大概150平米。建这个基地,动物所没花多少钱,却花了不少心思:为了把展室布置好,时任所长周琪和党委书记聂常虹亲自上阵研究建设地址、谋划展示思路、策划布展空间;为了搜集首任所长、动物学家秉志先生的资料,党委书记聂常虹多次拜访秉志先生女儿,党委副书记杨俊成远赴南京搜集资料。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中科院和动物所的一张名片。
秉志先生的鱼骨
走进主题教育基地,第一眼就看见“秉志”两个大字。
1909年,秉志作为第一届庚子赔款官费留学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1918年获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位在生物学领域获得美国博士学位的中国人。在美期间,他与任鸿隽、赵元任、周仁、赵明复等组织发起了中国最早的民间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他曾说:“今日世界人类之幸福,何者非由科学所致,吾国之弱不足忧,倘能使科学发达,则转弱有方也,吾国之贫不足虑,倘能使科学发达,则疗贫有术也,吾国一切困难,尽可诉诸科学,以图解决。”
1920年秉志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等高校教授,并于1921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生物系。他涉猎动物学各分支学科,在脊椎动物形态学、神经生理学、动物区系分类学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
主题教育基地里的不少展品都与秉志有关,基地里最重要也最为珍贵的一个展品,是一个秉志先生亲手制作的鱼头骨标本。标本上的每一片骨头,都被秉志用极小的字标上了名字。党群工作部部长姜秉国曾经找过一家还不错的公司,想模仿着做一个鲤鱼全骨骼标本,结果做出来的精细程度还不及原标本的十分之一。“这个标本的精细程度代表了老一辈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姜秉国感慨。
秉志先生制作的鲤鱼头骨标本(倪思洁摄)
传承四代的治蝗人
今年5月是我国著名生态学家、昆虫学家马世骏先生因公殉职30周年。为了纪念马世骏为我国蝗灾治理作出的贡献,动物所在主题教育基地布设了马世骏事迹图片临时展。
1952年初,刚从国外留学归来不久的马世骏,接到了国家给他的第一个科研任务:解决我国千百年来不能根治的蝗灾问题。马世骏和助手们深入飞蝗发生地,搞清了蝗灾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并提出“改治结合、根除蝗害”的战略。由此,我国开启了飞蝗综合防治工作,大面积蝗害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在马世骏先生之后,动物所逐渐形成了一支飞蝗治理研究的队伍。马世骏的助手和学生陈永林成为马世骏的后继“治蝗人”;动物所研究员、曾任所长康乐主攻飞蝗型变的分子调控研究;在康乐的带领下,动物所研究员王宪辉等一批新生科研工作者,每日与蝗虫为伴,最终破译了飞蝗的全基因组序列。
“我们的研究团队,从马世骏先生开始,到我这儿已经是第四代了,我们一直在研究蝗灾的发生机制和防控措施。”王宪辉说。
马世骏先生的入党志愿书(倪思洁摄)
聚人心 鼓士气
自主题教育基地活动开展后,两年来,动物所党委充分发挥基地作用,围绕基地推进研究所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姜秉国介绍,主题教育基地已经成为党建和科研深度融合的示范平台,也是党建和科研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
主题教育基地展板(倪思洁摄)
通过基地,动物所党委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主题活动。例如,2019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动物所党委组织青年科研骨干座谈会,并到基地举行现场学习活动;2020年7月1日,所党委在基地开展庆祝建党99周年主题活动;2021年6月2日,研究所在基地面向研究生开展“科学家精神传播大使”暨中科院“信念 传承 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兼职讲解员评选活动。
“这些活动使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认识到与老一辈科学家的差距,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爱国爱党爱院爱所的热情,树立起科研报国的精神坐标凝聚了全所干部职工人心,鼓舞了广大科研人员士气。”姜秉国说。
截至目前,累计有100余批次、约4000人次实地参观学习,超过5000人次线上参观了VR360度全景线上基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