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路向南!祝融号科学探测路线初步确定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刘建军详解 |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于6月11日公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问一号还将实施后续科学探测任务,力争取得更多新发现、新成果,实现科学产出最大化。
“中国印记”图中,国旗鲜红方正(国家航天局供图)
6月12日,在国家航天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期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刘建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协商后初步规划,决定祝融号火星车将向南行驶,开展科学探测。”
天问一号着陆在乌托邦平原南部预定区域,着陆点位于古海洋和古陆地的交界处,在海岸线以里靠近海洋的方向。“向南行驶,祝融号的行驶路线海拔将不断抬升,并且朝着古陆地的方向行驶。”刘建军表示,“可能会遇到泥火山、沟槽等有趣的研究对象,都和水冰形成等地质活动有关。”
祝融号火星车上配备了六种仪器,包括火星车雷达、磁场探测仪、成分探测仪、气象测量仪、多光谱相机和地形相机。
刘建军在发布会上介绍,其中,表面磁场探测仪将是国际上首次在火星表面进行移动的磁场测量,获得精细尺度的火星磁场信息。国际上先进的火星车雷达通过双频段全极化雷达获取火星浅层结构,探测可能的地下水/冰分布表面成分探测仪通过激光诱导光谱方式,获取火星表面岩石的化学元素组成。多光谱相机、地形相机和气象测量仪将感知火星表面环境,测量火星表面温度、气压、风速、风向和声音。
“目前,6种科学仪器均已开机测试获取探测数据,正在开展科学探测。我们将围绕水/冰活动、火山活动等关键科学问题,深入认识火星古环境特征和演化,研究古火星的宜居环境。”刘建军指出。
环绕器上配置的7种科学仪器也独具特色。刘建军说:“双极化雷达、亚米分辨率的高分相机、500多个谱段的光谱分析仪、中分辨率相机等都和目前国际上火星探测的最高能力处于同等水平。”
此外,磁强计、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和能量分析仪,则旨在对磁场与粒子空间环境进行探测,为火星空间环境和大气逃逸机制研究获取第一手的资料。
据悉,根据工程任务的要求,地面应用系统负责环绕器和火星车的科学探测计划制订,有效载荷运行管理,探测数据的接收、处理、解译和管理,组织开展科学数据的应用和研究。为完成这一任务,地面应用系统提出了有效载荷配置需求和功能指标要求,制订了科学探测计划和有效载荷运行计划,为在轨科学探测任务的开展提供支撑。
后续,地面应用系统将继续开展火星车遥操作科学探测规划,环绕器遥感使命段探测任务规划,完成探测数据接收、处理和发布相关的工作,生产高质量的火星探测科学数据产品,供国内外学者开展火星科学研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