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邓土连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6/12 11:49:16
选择字号:
“火星博士”毕业

  

孙宇在柴达木盆地进行野外考察 邓土连供图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地化所)获悉,该所第一个从事火星科学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孙宇近日顺利过毕业论文答辩。据悉,作为我国自主培养的较早从事火星科学研究的博士生,孙宇毕业后将进入天问一号首席科学家潘永信院士团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作为直博生入学起,孙宇整个博士生涯均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关键节点紧密相联。他师从广州地化所研究员何宏平和香港大学教授李一良,其博士论文主要关注柴达木盆地与火星的湖相碳酸盐沉积,旨在通过对类火星的封闭盆地中碳酸盐沉积相的研究,探讨火星上碳酸盐缺失以及与生物地球化学碳循环相关的科学问题。

在五年的时间里,孙宇以青海省茫崖市为基地,在4次野外工作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碳酸盐结核、碳酸盐鲕粒以及碳酸盐麻点岩石等样品开展工作。他研究了碳酸盐的成核作用这个地球和火星水体常见过程的机制及其古气候演化的意义;阐释了碳酸盐鲕粒的无机成因及保存蓝细菌伪枝藻素的天体生物学意义。

通过对现有火星探测数据的分析,该研究工作还探讨了火星结核与火星表面岩石在极度干旱环境中的风化作用及古气候意义,并评估了碳酸盐鲕粒在火星上出现的可能性。在火星表面探测尚有局限的今天,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人们认识火星上的碳酸盐沉积行为及古气候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于火星生命探测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