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建孟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1/6/7 9:35:20
选择字号:
造就更多留得住干得好的海洋人才

 

编者按:6月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四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当前,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大背景下,我国海洋高等教育正进入高速发展期。如何正确处理海洋事业发展与海洋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新时期涉海类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期,我们约请浙江海洋大学校长陈建孟,谈如何破解涉海类高校人才培养三大共性问题,构建卓越海洋人才培养体系。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任务以来,我国海洋事业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海洋权益维护等领域全面加快推进。

在海洋强国战略指引下,国家和地方全力支持海洋高等教育发展,我国海洋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涉海类高校已超200所。

新时期呼唤创新型海洋人才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9万亿元,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经济具有显著的科技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特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海洋人才是海洋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当前,我国海洋强国战略正在向新广度、新深度全面推进,海洋科技革命和海洋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深远海资源开发、智慧海洋、海洋碳汇等与人类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新命题亟待海洋人才去开拓。

近平书记在《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文中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涉海类高校需要把海洋人才培养放在优先位置,加强海洋人才发展的战略规划,完善和健全海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探索适合海洋事业发展和有利于海洋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海洋人才培养与区域海洋发展战略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涉海类高校如何破解共性问题

目前,部分涉海类高校在海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三大共性问题:一是涉海类学科专业设置滞后于海洋产业领域拓展。随着海洋经济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地位的大幅提升,新一轮开发、保护与利用海洋的行动正在快速兴起。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以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海洋化工、海洋船舶制造、海洋工程建设、海洋现代服务等传统产业取得新突破。这客观上需要海洋高等教育顺势而为,提供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体系。但我国高校的涉海类学科专业结构不均衡、学位点数量少等问题依然突出,未能与我国海洋产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海洋人才培养结构难以满足海洋强国建设对海洋科技人才的需求。

二是海洋人才培养质量无法满足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不少涉海类高校转型自水产学院、海运学院,在海洋生物、航海轮机等少数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但在智慧海洋、海洋新能源等新领域的整体水平依然不高。另一方面,尽管有多所知名高校纷纷创建海洋学院或海洋学科,但时间较短,成效尚不明显。总体来看,相对于海洋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国涉海类高校海洋人才培养的层次与质量依然偏低,海洋人才的能力与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科技创新之间的矛盾相对突出。

三是大学生投身海洋事业的意识落后于海洋强国战略要求。海洋强国建设迫切需要大力培育大学生“认识海洋、关注海洋、服务海洋”和“以海强国、以海富国”的海洋意识。这既是建设海洋强国的精神动力,也是高校海洋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根本内容。然而,由于“重陆轻海”思想的长期影响,以及海洋意识教育的缺乏,导致大学生海洋意识淡薄,投身海洋事业的兴趣与意愿不强,涉海类专业大学生在本专业就业的比例始终偏低,严重制约了海洋人才队伍质量与数量的提升。

要解决海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牢固树立以海洋强国战略引领海洋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理念,正确处理好海洋事业发展与海洋人才培养的关系,这是新时期对高校海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

构建卓越海洋人才培养体系

多年来,浙江海洋大学为培养“留得住、干得好”的海洋人才开展了长期探索实践。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两次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对学校扎根海岛、艰苦办学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学校服务海洋经济和浙江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学校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服务海洋强国战略为使命担当,紧紧围绕区域海洋事业发展要求,以培育创新能力与海洋精神为导向,积极构建引领海洋经济发展的卓越海洋人才培养体系。

以海洋战略引领学科专业布局优化。涉海类高校实现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的良好互促发展,首先要基于涉海类学科专业布局与海洋行业产业领域的有机衔接,尤其是要着眼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和海洋事业长远发展需要,在提升传统涉海类学科专业优势的同时,超前布局国家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以交叉融合催生和促进若干新兴学科专业发展,为引领海洋未来产业发展培育沃土。浙江海洋大学地处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核心区、主战场,坚持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和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为引领,突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围绕海洋、海事、海港、海疆、海上丝绸之路等“四海一路”五大领域,形成了以海洋科学为核心,海洋生命科学、海洋工程科学、海洋人文社科等三大学科群为支撑的“一核三群”大海洋科学学科体系,探索构建了面向海洋事业尤其是区域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涉海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建设布局。

以供给侧引领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涉海类高校在面向海洋领域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基础上,还要实现海洋人才培养目标与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相一致,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的精准对接和产学研的协同发展,为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助力解决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学校从校内校外双管齐下,建立“科研—教学—学习连接体”、校地校企合作体系,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的稳定机制以及人才需求快速反馈机制。一方面,教师结合自身学科发展前沿和产业发展实际,及时给教学内容注入科学研究的新资料、新观点、新方法,将最新研究成果反馈于教学,最大限度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深化本科生、研究生导师制,充分利用学校4个国家级、26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建立学生“三进”管理制度,即进团队、进项目、进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尤其是打通本科生早期接受科研训练的通道,为学生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另一方面,学校按照“支持、融合、引领”的思路,积极探索推进“一学院一研究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并协同地方研究院建好学生联合培养基地,以产学研深度协同发展提升海洋人才培养质量和及时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力争为海洋产业领域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

以海洋精神引领高校德育创新实践。为海洋领域集聚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引导涉海类专业学生投身海洋强国建设和海洋事业发展,除了培养大学生“知海、懂海”,还要培养大学生“爱海、用海”。学校坚持“精神成人、专业成才”的育人理念,注重以海洋精神为引领,深化构建海洋特色大思政体系,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建设海洋强国的理想,形成思政教育品牌典型案例。比如,充分利用校内海岛野外生存训练基地、揽月湖海上训练基地,以及船舶操纵模拟器实训室、船舶轮机模拟器实验室等各类训练基地、实训平台,将海岛野外生存、户外拓展、海上应急救护等内容纳入学生军训,切实增强大学生的海洋国防意识。又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浙江省舟山警备区联合编写了大学生《海洋安全教育概论》,有效拓展了德育理论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持续举办海洋国防文化节,组织开展海洋军事知识竞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增强学生热爱海洋、经略海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作者系浙江海洋大学校长)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