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新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6/1 11:47:26
选择字号:
何兆武、章开沅:那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

 

上学记.jpg

《上学记》,何兆武口述,文靖撰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8月出版,定价:19.80元

章开沅自传.jpg

《章开沅口述自传》,章开沅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出版,定价:58元

5月28日,历史学家、翻译家、清华大学教授何兆武逝世。还有几个月就是他的百岁生日。

同一天,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章开沅逝世,享年95岁。

两位历史学家在学术上卓有成就,且著作等身,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何兆武撰写了《中国思想发展史》,参加了历史学家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等巨著的编写,他翻译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等名著更是每位学者必备的经典书单。

章开沅重要的学术著作有《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传播与植根——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论集》等。他还创办了享誉国际的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现改名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

生于上世纪20年代,历经近百年的时代巨变,他们所经历的、看到的是教科书中没有细节、故事以及人情,而作为历史学家,他们的自传会更加弥足珍贵。庆幸的是,两位学者都留下了个人口述史——何兆武的《上学记》及章开沅的《章开沅口述自传》。

正如学者葛兆光所说,原本的那个烽火岁月是我们的历史记忆和历史叙述筛选后的简明大纲,而在真正的生活世界里,不仅仅有烽火和杀戮,当我们随着这些亲历历史的长者进入细节,历史便好像变得陌生起来,仿佛另有一个我们没有见过的时代。

何兆武生于1921年,在北平读小学和中学,后进入西南联大。《上学记》2006年出版,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之后多次再版。

虽然局势变化动荡,但他感受到的不是恐慌、忧虑、不安,而是幸福。书中记述了北平中学里的尊孔读经和白话教育之争,中学生们“无事乱翻书”的愉快、看西洋电影的震撼,等等。

何兆武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和研究生的7年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有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还有他的老师们如闻一多、张奚若等知名学者的故事和言谈举止。

比如梅贻琦,“那时候五十好几了,可是顶有绅士风度,平时总穿得很整齐,永远拿一把张伯伦式的弯把雨伞,走起路来非常稳重”,甚至遇到日本轰炸跑警报时,“周围人群乱哄哄的,他还是不失仪容,安步当车慢慢地走,同时输导学生。”

生于1926年的章开沅,成长于抗战之间,曾浪迹江湖,亦投笔从戎,就读金陵大学,最后投身解放区,参与革命。见证了民族的救亡、战后重建、建国后数次运动等。

从他的记述中,能看到许多世情与人性,以及小人物的故事。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1948年11月的某天,章开沅乘坐汽车从金陵大学逃往解放区。在司机的帮助下,其顺利躲过了国民党士兵的检查。原来那时的汽车司机们“在两个营垒之间来回跑,穿梭于‘阴阳两界’做生意,冒着生命危险挣钱”。

章开沅求学经历也颇有趣。他说武汉的老师很威严,都带着教鞭。教鞭是竹子做的,前段还用铁皮包裹起来……如果是冬天,冷手挨了重鞭,疼痛就要翻倍了。孩子们也有对付的方法,在挨鞭之前,双手用力搓一搓,使手心发热,以降低痛感。

章开沅在教会大会金陵大学就读时,学校严进严出且对学生考核非常严格,让学生很受益。上世纪80年代,他成为研究机构领导者,又成为一名大学校长,这些在书中都有细腻的描述。

该书策划者希望不是“干瘪瘪地进行大事记的笔录,而是以日常生活视角,更加多元地呈现传主的经历,尽量保持历史原貌”。基于此,书中关注传主成功的一面,也关注那些不堪回首的记忆,还有那些与之共同相依相随的师友故旧等等。

上世纪的中国社会发生之变化让人目不暇接,对其的理解和反应也各不相同。而从当时代人的眼中和叙述中,后人能更清楚地认清那时代的真实状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