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1/5/30 9:32:54
选择字号:
给科研人员“松绑”,需要怎样的环境

 

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要拿出更大的勇气推动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给科研人员“松绑”,需要怎样的环境

在正在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如何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成为两院院士和中国科协十大代表们的焦点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给科研人员“松绑”、让科技工作者安心科研,一直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相关科技主管部门接连出台了多重举措,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完善科技生态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难点长期存在,需要继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如何给科技工作者松绑?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稳定支持该支持谁

作者:王贻芳(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平书记指出:国家科研机构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国家科研机构的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这样的要求是应有之义。如何能让国家科研机构早日达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首先就是要用好国家投入。

我国现在的科技管理体制是以竞争性经费为主的项目竞争体制。该体制优越性明显,大大提高了竞争意识,奖勤罚懒,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因为缺乏稳定支持,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例如,竞争项目一般要求在短周期内完成,使得需要长周期的研究与积累、重大疑难问题、不太出彩的基础性研究较难开展。

因此,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家一直在呼吁提高稳定支持的比例。当然,稳定支持多了也会有副作用,包括吃大锅饭、不思进取、失去竞争力等。那么,如何实现项目竞争和稳定支持的平衡,实现良性互动?这是我们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中要解决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首先应该分析清楚,稳定支持该支持谁?

目前,项目竞争的主体是科学家个人或团队,导致研究单位对项目或方向选择无法管理,也没有责任。这不仅不利于学科发展,也导致研究单位无法进行有效统筹和顶层规划,是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一大障碍。

我认为,稳定支持的对象应该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究单位。这样经费管理及责任追究有法律保障,管理制度也较易建立。法人不仅仅是管理及分配经费,让科学家省去项目申请的麻烦,还有自己决策的权利和义务。要通过自己掌握的资源,负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守土有责,开展核心能力建设,完成国家赋予的长期和重大任务,获得中国和本单位在本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

接下来,稳定支持该用什么方式?为实现项目竞争和稳定支持、短期成效与长期积累的平衡,克服过度竞争或不思进取的弊端,建议依照研究单位过去获得的竞争经费,按比例给予稳定支持经费。一方面研究单位获得的竞争经费确实部分反映了其竞争力和优秀程度;另一方面对获得竞争经费给予奖励也很合理。这种方式的管理成本也很低,初期建议按研究单位三年或五年为一周期的竞争性项目经费平均数的10%左右给付。

最后,稳定支持的效果如何保证?这就涉及对稳定支持效果的监督检查、考核与奖惩。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主要谈一下评估。研究单位应当成立国际顾问(评估)委员会对稳定支持整体效果进行评估,而其中一半以上应是研究单位以外的专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评估的客观和公正。

如何保障科研人员的生活之“稳”

作者: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平书记指出:要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的薪酬制度,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

为科技工作者松绑、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工作者的创造力是一个系统工程。近年来,党中央和相关部门已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效果。比如在基础研究领域,选取一些项目为试点,采取了长期稳定支持方式,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实施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基础研究学科不同,什么比例、多少资金采取稳定支持,可能每个领域科学家都有不同的想法,需要统筹考虑,认真磋商。

这里,我想说说稳定支持的另外一面——在我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学生们的接触中,深刻地感受到,稳定支持不仅仅指科研经费的稳定,也指要能让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有稳定的保障。

据我了解,目前大多数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或多或少要与项目或人才计划挂钩,基本保障的比例非常低,如果没有任何项目或者取得人才“帽子”,不足以让科技工作者过上“体面的生活”。很多地方,项目还与职称晋升直接挂钩。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普遍要购买住房、养育子女、奉养老人,生活压力非常大。而即便取得了项目和人才“帽子”的科技工作者也生活在不确定中——毕竟项目是有期限的,薪酬政策也并非一成不变。要想维持一定的收入水平,就必须不断地申请项目、获取更多项目或“帽子”。

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必然将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竞争”这种形式中去。

当然,稳定保障不是大锅饭,更不能大包大揽。科研本身就是一个强竞争领域,需要绝对的专注和投入。当一个人选择科学研究作为毕生职业后,面对竞争就是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我认为应该改革科技工作者收入的构成,对基本保障和绩效比例进行调整,让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能过上稳定的、体面的生活。对于经过实践检验的、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应该考虑提高稳定收入的比例,让他们能够安心进行科学探索,做更具有原创性、引领性,也更有可能失败的科研。这也是给科技工作者松绑、让科技工作者焕发出最大的创新活力的应有之义。

因此,稳定合理的职称晋升以及薪酬增长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在稳定生活基本盘之后,才能让更多科研人员安心追求荣誉与社会价值。

不稳,则心不静;心不静,则气浮——政策举措只有让科研人员过上体面的生活,才能让大多数科研人员不为各种窘迫所困,不为五斗米折腰,不热衷忽悠项目,不为形形色色的外部诱惑所动。松开心中的“绑”,才能真正做到心无旁骛,放飞想象力,激发最大的创造力。

怎样搭平台、建舞台、摆擂台

作者:谢志远(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

为科研松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除加大科研投入、简化程序外在因素驱动外,还要搭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为科研人员创新活动提供平台、为科研人员成长攀登建好舞台、为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搭好擂台,激发内生动力,使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活动更好地坚持“四个面向”、深化科技创新自主战略。

一是要面向产业需求,为科研人员创新活动提供舞台,提升人才干劲。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用好用对我国数量众多、层次多样、领域众多的科研人才队伍,需要根据人才层次、领域、区域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

浙江省通过建立院士之家、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工作站“一家三站”平台,建立精准科技创新服务机制,达到研究精准所用、人才精准所能的人才产业项目优化组合,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技产出效率。

二是要营造激励氛围,为科研人员成长攀登建好平台,优化人才梯队。创新不问“出身”,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着力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创新人才成长服务模式、打造人才成长攀登阶梯,采取政策扶持、政治关心、贡献认可等措施,营造人才成长有支撑、创新活动能认可、未来发展有引导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浙江省为基层人才举办宣传选树活动,为青年人才设立英才奖励,为领军人才搭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平台,鼓励院士与青年科技人才进行导师结对,打造体系化的科技人才培养平台。

三是要针对产学研融合,为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搭好擂台,体现人才价值。很多产业链供应链都需要科技解决方案,能够提供这种解决方案的只能是奋战在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和市场主体。新发展阶段,要在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各类创新主体间形成知识、技术、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的联动和协同,真正实现知识在产业中转移转化、成果在创新中赋能增值、人才在创新活动中体现价值。

浙江省通过组织创新推动科技经济一体化深度融合,打通了学会与企业的关节点;建立学会企业联合体,打开了科技与应用的转化通道,建立“科创之江百人汇”,全面串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打赢技术攻坚战需要哪些条件

作者:陈清泉(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平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在科技研发方面,从1到N的技术引进远远大于从0到1的技术原创。新时代,从思想上,我们应摒弃急功近利的思维模式,转变过去的引进跟随模式,提倡坐“冷板凳”精神,鼓励敢于进入“无人区”的创新模式,为科研人员提供适合进行原创性突破的环境。

当前,科研创新中不利于人才发展的氛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问题:基础研究缺乏稳定性经费的持续支持;科研成果结题过于烦琐,评价机制人为因素过多,重数量轻质量;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转化不畅,导致基础研究向应用成果转化不利。从高校来说,虽然我国SCI论文数现位居世界第一,但顶尖创新人才、原创成果却落后于一些西方国家。

究其原因,从总体上来说,是由于不少高校存在“唯论文”倾向,一些企业的研发资金投入不够,缺乏突破“卡脖子”技术所需的人才投入与创新机制,导致工业领域许多关键技术多年来一直受制于人。因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第一,围绕“卡脖子”技术建立校企结合的基础研究攻关平台,鼓励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与合作模式,突破研究经费持续性与人才待遇保障性的瓶颈。

第二,围绕“系统性思维”建立学科融合创新模式,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或跨学科研究,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进行学科交叉的原始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创新体系。我最近牵头编写出版的四网(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和四流(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融合产业发展白皮书就是基于系统思维,从哲学思想、科学理论和工程实践融会贯通。

第三,坚持产业链共性关键问题为需求导向,建立围绕产业链短板进行重点攻关的合作平台,从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

第四,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与评估机制。对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人员实行分类评价机制。重点鼓励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的合作研究,加大相关的投入。

对于基础研究来说,不宜有过多限制,只要符合科研规律就可以。基础类研究成果由于其研究的自由探索性,其理论价值的显现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评价时可适当延长评价周期,扩大国内外同行评议的范围,重点考察其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尤其是对应用研究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从0到1,考验的正是“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底气。只有当科研人员不用再为科研经费而奔走,不被一些无关紧要的科研评价体系所困扰,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前沿基础科学研究,才能引领科技创新在应用中创造出真正的价值。

科研评价怎能让“帽子”主导

作者:郝吉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评价政策是指挥棒,评价体系的改革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平书记指出:要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

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关键要解决好“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的问题。

当前科技界人才评价体系僵化单一,论文指标导向明显,难以客观全面评价科研成果。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不同类型研究,要全面准确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绝不是以论文为导向。科学研究有它的不确定性,要允许科研人员失败,允许调整研究过程中的指标和进度。

现在的年轻科研人员压力很大,攀比心理比较严重,有“被淘汰”的危机感。一些部委、地方政府,还有些行业组织,设计了很多“帽子”,受“帽子”诱惑和急功近利的倾向,严重影响年轻科研人员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潜心研究,做真正有长远意义的事情的决心。有些人追求成果数量,忽视成果质量。致使有些领域发的论文很多,但在国家重要关键问题上的贡献并不多。

因此,淡化“帽子”评比,破除唯论文的评价体系,要看水平、看绩效、看对社会的贡献。要看科研人员成果的价值,看是否被国家采用了,是否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是否为社会的发展、为人民生活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最主要的衡量。要培养科研人员讲担当、讲奉献、讲合作、讲团结的精神,引导他们的科研选题紧密结合国家的重大需求、面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鼓励他们加入大团队,充分发挥他们的巨大潜力,让他们挑重担负责任,在大舞台上不断成长建功立业,实现他们的报国之志。

呼吁有关部门继续深化改革,聚焦“四个面向”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逐步构建和完善唯“实”的考核评价机制,健全科技成果和人才的分类评价体系,移除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痼疾,为科研人员爱国报国创造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科技改革如何围绕人来改

作者:姜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近平书记的报告讲到了大家的心坎里,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烈欢迎和拥护。和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相比,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显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

我国要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就必须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要让科技人员能够沉下心来,认真地做研究。科技改革要围绕着人来改,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让科技人员积极投入到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释放创新潜能。

在中央改革办指导下,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在全国范围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7项行动(简称“减负行动1.0”)和《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科院关于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激发创新活力专项行动的通知》(简称“减负行动2.0”)。通过解剖麻雀和集中治理,广大科研人员反映的表格多、报销繁、检查多等突出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但与此同时,科技成果转化、科研人员保障激励、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等方面又暴露出一些阻碍改革落地的新“桎梏”。

第二阶段减负行动就是要砍掉有碍创新的繁文缛节,让激励政策更活更有“利”。既要营造尊重、相信科学家的氛围,也要营造宽容失败的环境,在科研项目决策中让科学家更有发言权。在科研人员有基本行为准则和科学精神前提下更加科学地管理。

书记的话,给我们吃了定心丸,真正做到了想科研人员所想、解科研人员之急,减负的同时,让科研工作成为快乐与高效的创造性工作,能让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开展更加复杂的,多学科交叉、多资源融合的面向世界前沿的科技项目,催生出更多高水平科学产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