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快带我去打印我的声纹玫瑰!”“我也要用声音把小球浮起来!”“在水下也能打电话?真了不起!”5月22日,中科院声学研究所里十分热闹,孩子们边听边学,沉浸在奇妙的声学世界中。
这是由中科院海洋信息技术创新研究院暨声学研究所举办的主题为“百年复兴路 科学正当时”的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活动现场。
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低噪声毛发阻尼阵、合成孔径声纳、指向性扬声器、超声导盲仪、利用喇叭降低烦恼噪声的有源消声器、外科大夫的手术利器——超声手术刀、超声相控阵无损探伤仪、无线无源的声表面波温度传感器、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
“神秘”的声学仪器成果各具特色,近4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通过有趣的科学实验演示讲解其中的科学原理,让人直观地认识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此外,5G时代及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体验互动,“捂耳朵的大熊猫”“水下电话机”“声纹玫瑰”以及超声乳化、清洗、雾化、声悬浮等的演示与讲解,让观众享受到科技的魅力。
为了让观众们对声音科学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声学所科普社还准备了5场科普报告,有“奋斗者”号耳聪目明万米发声、发出时代最强音的故事;有马大猷院士1975年提出微穿孔板理论的科学家故事,认识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还有高速微观世界中“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有趣气泡、人工智能时代声音研究的最新进展;更有火星上的声音认识,火星上声波的用途,探索火星上的声音奥秘。
纪录片《德高昭然 责任在肩——纪念国防水声事业奠基人汪德昭》,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心系民族、科学报国的精神感动。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式的要求,声学所首次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公众科学日活动,让公众既能体会到面对面的融合互动,也感觉到足不出户就能畅游声学知识的海洋,避免了大规模聚集,尝试了科学传播工作的新模式,线下活动共有1000余人参加,线上观看量达98.7万。
体验声悬浮 (图片来源:中科院声学所)
超声乳化科学实验 (图片来源:中科院声学所)
水下电话机 (图片来源:中科院声学所)
小朋友展示自己的声纹玫瑰 (图片来源:中科院声学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