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5/19 9:37:46
选择字号:
上海自然博物馆举行今年首场博物馆之夜活动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当好奇心遇到标本”——2021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之夜活动当晚拉开精彩序幕,本次活动是国内首次将电子音乐现场融入自然类博物馆里的突破性尝试。在落实安全保卫工作及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1500名观众身穿带有自然元素的服饰或装饰品,带着好奇心与复活的萌狮一起舞蹈,在电子音乐声中与标本对话,在科研人员的引导下参观馆方原创展览,感受社会各界对于“如何让自然博物馆的标本活起来”这一命题的答案。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面对未来社会、经济、环境等挑战,上海自然博物馆从自身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出发,开启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将不断拓展高品质的科普教育作为2035年的远景目标之一,致力于开发多元化的教育项目,加强教育品牌的合作共建和提高品牌知晓度与影响力,来提高科学传播力。

今年,馆方通过公开招募“自然演绎”“自然艺匠”和“博物教育+”三类公益共创伙伴,共同为观众打造一场场优质的科普嘉年华,形成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馆方与社会合作的博物馆之夜运营模式。

来自虹口区的10名特殊青少年以他们特别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自博馆标本的理解。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长江文化旅游产业研究中心的协助下,他们提前来馆参观,体验馆方教育活动,基于场馆展品创作了鹦鹉螺、鸟类等图案的藏书票,并在当晚与观众共同完成藏书票的印制。

作为上海市首批5所自然博物馆学校之一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报名参与“博物教育+”板块,该校师生们基于校内博物空间藏品及社团拓展活动,联动自博馆展陈资源,首次来到馆内进行现场的科学诠释,呼吁观众共同保护鸟类。

当晚,上海自然博物馆里声光电交相辉映。馆方为观众准备了四维影院、非洲大草原多媒体秀以及自然史诗多媒体秀等视听活动。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的专业演员们为观众带来了升级版的原创儿童剧“大红豆·变变变”,看似平常的细线与积木在他们的精心策划下,时而化身老自博馆标志性标本马门溪龙,时而又变成了三角龙。与在剧场里演出不同,观众还能与演员和道具近距离接触。

在“自然艺匠”板块里,童心创艺工作坊不仅带来了逼真的鸟类衍纸工艺品,还指导观众完成了简单的衍纸作品。

据悉,自2017年起,上海自然博物馆已连续4年在国际博物馆日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在上海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的背景下,馆方通过“博物馆奇妙夜”营造夜生活节氛围,为大众文化消费提供更丰富的选择,在未来6至8月里,馆方还将举办3场公益博物馆奇妙夜活动,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自然与科技,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