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雪苑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5/9 18:40:02
选择字号:
轮烷分子机器离子跨膜运输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包春燕教授和曲大辉教授,在利用轮烷分子机器模拟天然转运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实现高效、阳离子选择性跨膜运输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偶氮苯光致异构基团,通过光调控轮烷梭动实现可逆ON/OFF离子跨膜运输,在具备高效、离子选择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门控的离子传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基于离子跨膜传输在生理、病理和药理学上的重要作用,人工离子传输体系的合成与研究引起了化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模拟天然体系转运机制和功能的同时,也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潜在的应用价值。

轮烷分子像缆车一样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膜,当偶氮苯为trans构象时,轮烷分子在位点间随机、自由的穿梭可以实现离子的跨膜运输。当分子光异构化为cis构象时,弯曲的结构阻碍了轮烷的梭动,从而阻止了离子的跨膜运输。紫外光谱、一维及二维核磁结果证明了轮烷分子两种构象的光可逆异构化,并测得trans-异构体的梭动速率远高于cis-异构体。膜片钳和荧光脂质体跨膜活性实验证明,trans-异构体是一种高效的离子传输体系,能产生通道电流信号,说明分子能横跨磷脂膜通过位点间的梭动实现离子的高效传输。与trans-异构体相比,cis-异构体因轮烷梭动运动的受阻,离子跨膜活性大大降低,从而实现仿生膜上原位ON/OFF的光门控离子跨膜运输。

专家表示,这项研究在发展新型光门控人工离子传输体系的同时,还将有助于理解膜蛋白的离子转运机制,有望运用分子机器的穿梭运动,实现轮烷类人工离子转运体系在新药研发领域的应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10283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