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思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4/30 11:44:10
选择字号:
中国航天人的“星辰大海”:不再遥不可及

 

中新网兰州4月30日电 (记者 丁思)“我们对航天事业多了一份敬畏感,也多了一份亲近感,不再觉得遥不可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10所(以下简称“航天510所”)载荷中心高级工程师孙迎萍已扎根该领域9年,她一边向媒体介绍该团队研制的产品,一边诉说着一代代航天人梦想中的“星辰大海”。

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成功迈出第三步,宣告中国开启空间站任务的新时代。

在此次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任务中,由该所研制的主动电位控制子系统、机械臂操作台、舱门快速检漏仪、空间站综合显示单元、音频单元、照明设备、空间站用电源产品等将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航天员的“秘密武器”。

“80后”孙迎萍参与的是主动电位控制子系统产品的研发,她和团队已“伴随”该产品6个年头了。“师傅总是说,对待产品要跟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这时候你就知道它有多重要。”她说,这个过程中有过小心翼翼,也有因诸多不可控因素而彻夜难眠,但正因航天事业的神圣性,更让她敬畏和热爱这份工作。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以来,按照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目前已圆满完成前两步任务目标。建造空间站是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自2010年立项以来,经过工程全体科研人员的顽强拼搏和奋斗,目前已进入空间站建造的关键时期。

回溯中国近30年的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一代代航天人都是苦过来的,有些苦,我们说不出来,航天人都有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超越自我的品质。”航天510所高级工程师、型号指挥马洪炯说,一代代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飞天征途上的“拦路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急难险重的技术难关,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如今,“筑梦九天”依旧在持续。系列产品研发的背后,离不开航天人的无限智慧与力量。由航天510所自主研发的主动电位控制子系统,被喻为是航天员的“金钟罩”,该系统是我国卫星主动电位控制技术的首次在轨应用,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

“与时俱进、技术自主可控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最重要秘诀。”航天510所信息与软件中心高级工程师夏加高说,在航天载人初期,几百行、几千行的软件代码便能够完成简单的任务测试,“但如今软件数据结构更加复杂,有时单个软件代码就接近10万行,代码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操作的技术人员也由此前的一两人增加到庞大的团队。”

高精尖的航天技术还让航天员的此次太空家居照明有了“新体验”,拉近了与空间的距离,让天宫不再遥远。

舱内照明可精确到工作、就餐、娱乐、睡眠等模式;照明区域也可细分为工作区、生活区、阅读区、维修区等;这些设计都极大提升了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在未来,“探索航天技术中人机交互界面和操作体验”是航天510所33岁工程师邱新安努力的方向,他说,“航天事业和每位民众是息息相关的,年轻一代的我们更要创新将新技术融入到产品研发与实际应用中。”(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