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学男 张浩川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4/6 10:42:39
选择字号:
建议借智能技术破解大学生评教顽疾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评教的日益普及,该方式受到的各方面的诟病也随之增加。公众一方面质疑大学生评教流于形式,变成学生的额外负担,缺乏激励与反馈;另一方面也担心其沦为行政部门绩效管理的工具,只评不改。这些压力也使得大学生评教改革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在高等教育中的深度渗透,曾经掣肘评价改革的若干难题已经有望从技术上得到根本解决。将智能技术置于教育逻辑框架下,深度应用于大学生评教,这是“科技破圈、教育破局”的驱动型创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利用移动互联技术,调和大学生评教“见人不见物”与“见物不见人”两个极端,提高评教质量和实效。

从组织形式上看,现行的学生评教体系一般由教务处或教学评估中心等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对学校而言,评教制度的日常运行与持续改进均需花费不低的行政成本。在事业单位整体缩编的大趋势下,评教环节如何应对“人少活多”、实现“提速降费”是当务之急。

从价值导向上看,评教的结果通常作为校内行政部门对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于教师而言,学生评教虽有助于划定教师的行为边界,保障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力度,但也容易让教师放松对教学质量的要求,甚至在师生间形成一种 “互动合谋”的恶性循环,即一方面推高评教分数,另一方面降低教学质量。于学生而言,由行政主导的教学评价与学生最关心的课程成绩及知识获取关联不大。同时,现行的期末评教制度使学生无法在本学期享受评教所带来的改变。

此外,受学生自身专业与课程匹配度的客观影响,评教结果也容易出现偏差。一些难度大、作业多的课程“不讨好”,评教分数通常偏低。主观上也存在个别学生用低分“报复”教师的现象,而且这些行为多与出勤少、成绩低呈正相关。

从手段上看,目前通用的评教手段主要分为两类——问卷调查式与直接打分制。问卷调查式主要存在问卷设计不合理,多从教师而非学生的角度去提问;问卷设计资源消耗大,需专家组反复论证;后期数学分析人为设定比例过重等一系列问题。直接打分制也存在种种不足,如学生打分尺度差异明显、个体均值不同、整体方差过大等。

同时,上述两种方式还存在一些共同难题。比如,信息传导方向单一,缺乏反馈,无法纠偏,不够智能,也无法甄别学生给出的低分是否为恶意差评。再比如,绝对分值无法反映真实情况等。而评教手段和路径的僵化,也有失人性的适切,容易引起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行政部门之间矛盾的激化。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在教师测评的问题上应转变传统观念,利用新兴技术,从制度安排上降低学生评教体系中人为干预的比例,既见物又见人,让数据为自己说话。

首先,评教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因此,应大幅缩小评教活动的时间颗粒度,即从粗放式的“结果管理”转型为更加精细化的“过程监督”,从行政的“学期、学年”,改为业务的“学时、周次”,以便更好地适配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改进反馈,实现过程监督,并为观察到较为长期的演变过程提供可能,从而实现“持续改进”。

其次,要减少人为设定,更多地让数据说话。评教结果的量化存在过多人为干预色彩,一方面容易掩盖或扭曲数据所要反映的真实情况,继而损害后续分析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所采集数据的纯净度受到污染。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虽然人工智能一路高歌猛进,但数据来源却一直是瓶颈。鉴于此,在评教中应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预、保持数据纯净度,这也是为后人工智能时代提前开展战略部署。

第三,教学的主体是老师与学生,评教的主体也是老师与学生,双方都应全程参与。因此,高校应打破“老师只管教,学生只管评”的思维定势,让教学与评教形成闭环并反复迭代。在时间颗粒度变细的前提下,让学生以“学时、周次”为时间尺度进行反馈评价,教师收到评价后应立即改进教学。依靠“过程中的评价”来提高“评价后的结果”,小步、快跑,迭代、收敛,实现“教学相长”。

同时,高校也应允许教师参与到评教结果的核定过程中。通过引入新兴的移动互联技术,可以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权以保障其合法权益,避免个别学生的偏差行为对其造成负面影响。

(作者分别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和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本文系2019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物联网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研究成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