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4/1 12:59:52
选择字号:
空间太阳能电站专业委员会成立

 

近日,“中国宇航学会空间太阳能电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一然宣布中国宇航学会空间太阳能电站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业委员会)成立并致辞。王一然表示,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旨在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专门的交流平台,共同聚焦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沿,致力于搭建发布技术进展的有效窗口和专业人才成长基地,为我国航天强国建设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借助这个平台,更多的科技工作者能对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发展中面临的基础问题、共性关键技术难题集智攻关,提出独特、创新的解决方案,实现学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跨越式发展。

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工程一司副司长吕波表示,空间太阳能电站是航天和能源领域融合创新发展的清洁能源工程,有可能成为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并且将带动空间资源利用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发部副部长陈政表示,空间太阳能电站能为人类提供稳定、连续的清洁能源,是利用空间技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大工程。希望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能够凝聚国内研究力量,促进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在空间太阳能电站领域再攀高峰。

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副主任梁宗闯表示,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从2011年成立开始,就将空间太阳能电站作为重要领域方向发展。希望专业委员会为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创新发展、推动空间太阳能电站早日实现作出重要贡献。

专业委员会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希季、中国科学院院士闵桂荣、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葛昌纯、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为专委会终身顾问,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中国工程院院士邓宗全为专委会名誉顾问。大会提名产生68名专委会委员,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为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推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李明为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士中要求各委员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从物理含义—数学模型—实物样机逐步开展研究。杨士中表示,委员应具有雄厚的物理基础,能够从本质上理解物理含义;应具有雄厚的数学基础,在理解物理含义的基础上能够进行严谨的数学推导。在以上两点基础上,对于工程问题,建议从实物模型开始做起,以利于在实践中发现更多的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昌纯指出,尽管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但本次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仍然收到日本空间太阳能电站学会、韩国空间太阳能电站学会、国际宇航联合会(IAF)、美国国家空间学会等的贺信。专业委员会应该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我国成为第一个建立起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国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