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1/12/31 15:06:13
选择字号:
空间50立方米可容3人、太空旅程从33天到6个月……数说中国空间站

 

空间站建设和载人航天活动是2021年的重头戏。在这一年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正式进入到第三步——空间站阶段。

下面通过一组数据来回顾一下中国空间站在这一年里展现的成就。

2021年4月29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成为我国目前最大最复杂的航天器。天和核心舱长16.6米,最宽处直径4.2米,内部空间约50立方米,重量达22.5吨,是此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2倍多,目前形成了一舱三船的空间站组合体。

现在,天和核心舱可满足3名航天员的生活工作需求,未来对接了实验舱之后,两批飞行乘组可以实现在轨交接班,届时将有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

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天舟二号、神舟十二号、天舟三号和神舟十三号先后发射入轨,与核心舱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交会对接的用时从以往的2天左右,大幅缩短至6.5个小时,航天员可以在发射当天就顺利入驻空间站。

此前,中国航天员的太空旅程最长为33天。进入空间站阶段后,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时间大大增长。首批进驻空间站的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在轨驻留长达3个月,目前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计划驻留时间为6个月,这也是空间站运营期间航天员常态化的驻留周期。

航天员在轨期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空间出舱活动。此前,在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航天员翟志刚作为首位太空出舱的中国航天员,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而在空间站阶段,目前已完成的4次出舱活动,每次时间均长达六七个小时。足够充裕的出舱时间,为航天员有效完成既定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1999年到2020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21年里共实施了16次发射任务。2021年仅一年时间内,就实施了5次发射任务。高密度的发射,为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工程稳步推进奠定了基础。

这些数据上的显著变化,体现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长足发展。展望新的一年,我们期待有更多崭新的数据来继续刷新中国空间站的未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