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23 8:52:21
选择字号:
33岁“半路出家” 他费时5年打造省级一流课程

 

苏明教授正在上课。受访者供图 

近日,中山大学专业课《海洋生态学》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广东省本科高校2021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和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门课程的负责人、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苏明竟是一位“半路出家”的老师。曾为“高考落榜生”的他,在大学甚至还因对专业的不了解而迷茫了大半个本科阶段。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促使他投身于正蓬勃发展海洋科学的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又使出浑身解数让同学们能尽早、尽可能多地去认识海洋地质学、喜欢上海洋科学,最终投身于服务海洋强国的建设中去。回想起自己在中山大学5年的从业经历,苏明始终认为,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海洋科学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初登讲台备课长达9个月

“不瞒你说,为了上好第一堂课,我准备了足足9个月的时间。”在中山大学附近的咖啡馆里,苏明一边擦着满脸的汗珠,一边和记者谈自己初为人师时的窘迫。冬日的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照在他满是笑容的脸上,科研人员严肃刻板的印象,在此刻被一扫而光。

因在部队大院里长大,1983年出生的苏明,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有一股子军人的刚毅果敢。2011年6月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系获得海洋地质专业博士学位后,他进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工作。

2016年12月,苏明作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引进人才,正式入职于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从此开启了自己全新的教师生涯。他坦言,第一次成为老师的他,心情非常忐忑,为了准备好这门课,他分3个阶段进行备课,准备时间长达9个月。

到了2017年9月正式上课那天,他铆足劲讲了90分钟。一堂课下来,因为“觉得自己中气足、嗓门够大”没用麦的他,竟因用力过猛导致了胃痉挛。更让他沮丧的是,因为自己90分钟讲的都是知识点,课堂上学生们的反馈,并未达到他预期的效果。

为避免讲授课程过程中知识结构碎片化、教学内容书本化和学生记忆僵硬化,他一边不厌其烦地向同行讨教、和同学们谈话,并据大家反馈的信息,不断尝试改进教学的方法。通过创设独特的教学方法、摸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适时更新教案等等举措,很快就将《海洋地质学》这门课程,变成了学生们喜爱和追捧的“热课”。

不少听过苏明讲课的同学纷纷表示,对于苏明用肢体语言讲解海洋地质学重难点的过程,想忘记都有点难。“可以说,苏老师的课有一种魅力,让我们都愿意一直跟着他往下学,而在结束课程后无需用过多时间死记硬背,知识就已经清晰地扎根在脑海里了。”中山大学海洋地质专业大四本科生薛媛说。

创新方式引导学生做自己

为什么要铆足了劲让学生们对自己所学的海洋地质学感兴趣?对此,苏明表示,是不想同学们重蹈自己当年的覆辙。

原来,他也曾对自己的专业有过迷茫的时候。2001年在湖北襄阳参加高考的他,以4分之差落榜上海交大,却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

由于对所在学科的不了解,他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对专业产生了抵触情绪,直到大三实习时,在导师的指导下去到大庆油田看岩芯,他才突然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我就是喜欢看岩芯,喜欢去看地震剖面。”那一刻他才顿悟,自己因为未曾去了解这个专业,浪费了太多宝贵时间。

成为老师之后,他才那么迫切地想要吸引和引导学生去尽早、尽多地了解和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他开始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式,比如,给学生一些前沿命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课题,以此来培养学生文献阅读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苏明看来,无论是作为专业领域科研者的自己,还是刚刚接触到这个专业的大学生,大家都非常幸运地处在我们国家有史以来发展海洋力度最大、投入最大的一个时期,“中山大学也在围绕着珠海校区大力发展涉海学科,我们有属于学校自己的考察船、涉海学院楼群等,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这个过程中去做一点自己的事情?”

当学生因为升学科研的事情,对未来迷茫时,苏明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他百忙之中抽出空余的时间和这位学生谈心,得知学生不自信的心理和退缩的情绪时,苏明严肃又耐心地给予建议。后来这份力量鼓舞了学生勇敢,自信地解决难题。

课程思政润物无声

在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后,苏明不满足于自己的小成就,思考起如何让自己的教学真正结出成果来。他开始有意识地收集学生的评价情况,发掘学生的兴趣点。

一番调研后,他惊喜地发现,学生对于载人深潜这个前沿领域很感兴趣,他立马着手收集资料,将我国载人深潜的研发历史结合海洋地质学的知识要点放到课堂上展现,润物细无声地提升着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时代责任感。

在中山大学海洋地质硕士研究生一年级学生林理娥印象中很深刻的两件事,一是苏明在《海洋地质学》的第一门课上,以他自身经历告诉大家学习海洋地质要有“爱国爱校爱院”的理念;第二件事就是,苏明跟同学们分享自己乘坐“深海勇士”号深潜的经历。

正是这一些毫不刻意的点滴融合,让上课的学生们不自觉间就领悟了爱国的真谛,感受到了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也就树立起了为海洋强国奋斗的信念与信心。

对于课程思政,苏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课程思政不能和思政课简单划等号,课程思政不仅仅限于爱党爱国,更应该是在老师讲授知识点中适当地加入思政元素。只要是正确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家精神、积极鼓励学生上进等,都能称之为思政元素。

他还提到,课程思政关键不仅仅在于老师,更重要的是有学院和学校的支持。通过团队的方式,一起提炼思政元素,建立思政元素库才能真正的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地。为此,学院已建立了4个教研室,其中有3个是专业的教研室,1个是海洋科学专业课程思政教研室(由学院的院长和书记担任教研室主任)。

目前,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正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实施了三批次共55门课程思政建设,从国家战略、民族复兴、大国责任、学术前沿等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至诚报国、投身海洋的理想追求。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