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一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22 17:06:24
选择字号: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观点论坛召开
学者探讨计算机领域下一项“原子弹”技术

 

12月17日上午,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在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大厦召开观点论坛,主题为 “计算机领域中的下一个‘原子弹’是什么?”来自量子计算、人工智能、信息安全、DNA存储、信息通信经济领域的专家围绕主题展开线下与线上交流。

为什么以原子弹为主题?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YOSCEF 学术委员会委员王伟直言,近几年世界格局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各国之间的竞争持续升温,其中最重要的博弈和竞赛发生在科技领域,这其中就包括技术性的卡脖子和对未来科技制高点的抢夺战。“众所周知,原子弹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创性技术成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与之类似,上世纪六十年代互联网诞生,催生了新一轮工业革命并产生了波浪式推动,影响至今。此次论坛邀请与会的学者一起思辨,计算机领域中的下一个‘原子弹’技术可能是什么?这些技术有何种特征,如何甄别?又有哪些机制可以高效地孵化出这些‘原子弹’技术?”王伟表示。

香港科学技术大学(广州)人工智能学域主任熊辉在线上发言时指出,从人工智能角度考虑,只有与各个学科进行交叉才能产生各种可能。这些“可能”也许会成为计算机领域中下一个“原子弹”。

北京大学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数理基础中心主任董彬表示,想要甄别下一个“原子弹”,需要认定三个特质。“首先,它应该源于基础研究的突破;其次,它不可能只是一个学科,而是有多学科交叉而成;第三,它可以推动其他学科的研究,即反哺,就像是曼哈顿计划极大程度上推动应用数学和基础数学里面众多分支的发展”董彬认为。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高旭东则认为,不论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移动操作系统、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还是超算、虚拟化乃至元宇宙,都无法在诞生之初判断其未来的发展与影响力。“与其费力甄别,不如创造人才培养的沃土,打破‘唯论文’,挑选具有潜力的青年科学家,而非发论文最多的人。”高旭东说,中国的未来靠年轻人,为他们创造好条件,给他们时间去成长和发展,才会迎来更多中国自主创新的机会。

“我国有自己的国情,也有自己国家的文化特征,而我们是否能够依托独特的文化特征、国情、能力,创造出属于我国科研界的独特土壤,决定了我们能否提升核心竞争力。也许目前我们所做的是优化,也许这一次讨论并没有明确的结果,但是这一次的结论就是下一次论坛的开始。随着探讨的不断深入,我相信总会有看到解决方法的一天。”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CCF YOCSEF总部主席李浥东在总结发言时谈到。

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联盟标准组成员吴焦苏、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江、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田国敬、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陈从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安全组主席陶耀东等人也参与讨论。

YOCSEF是CCF于1998年创建的系列学术活动。该论坛以“承担社会责任、提升成员能力”为宗旨,由来自全国有激情、有思想并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企业家和其他各界青年精英参与策划、组织,是CCF最具活力的部分。CCF YOCSEF当前的主要活动形式是观点论坛、技术论坛,此外还有教育振兴和Club等活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