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正式成立,将强化对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科技支撑和业务指导,创新与“一带一路”等沿线国家(地区)的合作和服务方式,建设世界人工影响天气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在有利的气象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进行人工影响,来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等目的。1958年8月8日,为应对吉林严重干旱,我国首次进行人工飞机增雨作业,开创了我国现代人工影响天气事业发展的新纪元。经过60多年发展,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入发展最快、服务最广、效益最突出的阶段,从计划和预案制订、指令下达、组织实施到效果评估的“五段式”实时业务流程和业务体系在全国建立;高性能探测增雨飞机、双偏振天气雷达、自动化火箭发射架与高炮等现代化装备大显身手;东北、西北2个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应运而生,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初具规模;基于大数据、云计算,覆盖全流程的智能指挥平台整装待发。
据统计,当前全国人工增雨(雪)作业覆盖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人工防雹作业保护面积逾50万平方公里,人工增雨作业多次在森林火险扑救、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等灾害防御中立功;大范围常态化人工增雨(雪)作业已成为补充生态用水、扩大湖泊湿地面积、增加草地生物量和冰川雪线面积的有力支撑。2020年,全国共有2647个县开展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作业能力显著提升。
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科技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建立多尺度作业概念模型;开展对流云、层状云、地形云等飞机-地面综合观测试验,提出云水资源评估方法;青藏高原大气水循环、气溶胶与云降水相互作用、云降水催化效果仿真模拟、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云参量反演等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我国自主研发的3公里水平分辨率云降水数值预报系统、卫星雷达监测产品、物联网监控系统、空地实时指挥等关键技术成果先后投入业务运行,国产新型高效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提高100倍以上。
日前,《“十四五”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印发,提出到2025年,组织完善、服务精细、保障有力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发取得突破,作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人工影响天气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显著提高。(总台央视记者 任梅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