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冰 高璐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11 21:32:18
选择字号:
首只大学引导母基金在上海交通大学启动

 

12月10日,“厚植生态,笃行致远” 2021年度上海交通大学创业者(秋季)大会在上海落下帷幕。

首届交大创业者大会的召开,集聚学术界(创新)、创业界(创业)和投资界(创投)高端资源互动耦合,旨在进一步在上海交大培养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培育交大创业创新创投的肥沃土壤,助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校友创业,为上海加快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厚植土壤。

当前,源自上海交大的创业者,正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生力军。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交大系”创业项目融资金额近100亿元,源自交大的“独角兽”“瞪羚”企业渐成生态。

在本次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母基金宣告启动。该基金依托上海交大深厚的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和庞大的校友创业基础,发挥母基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吸引社会资本和国有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通过设立母基金、直投基金等,用市场化的办法,重点支持交大背景的种子期、成长型科创企业发展,首期预计规模10亿元。

这也是首只由大学发起设立,支持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校友创业的引导母基金。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表示,母校永远是校友们创新创业创投活动的坚强后盾。创新创业的基础在于创新,高校是“科技成果”重要的基础和来源。交大创业者大会的举办,就是要把学术界、创业界和创投界耦合起来,围绕创新创业创投三要素打造生态,既能促进校友企业的发展,又能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既能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更能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该校应用数学系1985级试点班校友、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表示,科学家创业,需要增强对市场、产业的了解,努力让科研成果得到市场认可,这是前提。同时科学家也应该有创业相关的伙伴们,包括像红杉这样的风险投资,共同来推动从实验室到产品的过程。而红杉能给到科学家的不仅是资金,还有专业赋能。

据悉,上海交大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以来,成效加速显现,今年1月至9月,学校成果转化合同数95项,合同金额突破5.45亿元,远超去年同期水平,转化成效进一步突显。目前,上海交大已经形成了临港智能制造平台和“大零号湾”环交大科技园的创新创业特色模式,多家高科技企业正在积极筹备IPO。如今的上海交通大学,已成为独角兽、瞪羚创业者的摇篮。

在先进制造领域,越来越多的上海交大的教授、博士等,或冲进传统制造业,或突破“卡脖子”技术,推动制造业全面升级。在本次大会闭幕演讲中,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上海交大溥渊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倪军表示,溥渊未来技术学院的定位是:交叉、突破、创新、创业。面向未来科技发展,未来技术学院将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价值为引领,在人才培养中重视“兴趣驱动”,培养国际化、跨文化能力,真正做到跨学科交叉融合,注重软能力培养。

当天,还举行了上海交大创业项目交流会。本次参加交流会的13家企业,100%是技术驱动型企业,包含先进制造、人工智能、企业服务、芯片、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且大部分是博士、教授创业。参与此次项目交流会的几十位投资人,均是来自各家创投机构的上海交大校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