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廖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10 16:59:43
选择字号:
由我国提出制定的首项海洋调查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12月10日上午,由我国提出的ISO 23040:2021《海洋环境影响评估(MEIA)—海底区海洋沉积物调查规范—间隙生物调查》国际标准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正式发布,这是由我国主持制定的首项ISO海洋调查领域的国际标准,联合8个国家共同制定,标志着中国海洋调查技术标准国际化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据项目管理组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介绍,该国际标准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共同提出,联合同济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共同编制。

“该标准规定了海底区海洋沉积物中的间隙生物群进行调查的要求和建议,以及科学的技术方法和规范。调查项目包括海洋沉积物、有孔虫、介形类、放射虫、沉积硅藻、颗石藻、沉积孢粉、底栖病毒、底栖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细菌和真菌)、底栖微藻、底栖原生动物和小型底栖生物,适用于任何海底区域不同底栖生境的海洋调查。” 项目编制组长、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翦知湣告诉《中国科学报》。

项目编制组长、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向《中国科学报》介绍,该国际标准的发布将为海底区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提供基于国际前沿的、先进的科学与技术方法,适用于海底区域海洋沉积物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与评估,有利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综合勘探、生态环境评价、保护与管理等。标准实施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于中国海洋调查技术的科学认识,为国际海底区进行海洋调查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开展海洋调查领域多边合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强有力的标准保障,建立起国际合作的友好桥梁。

记者了解到,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底区域是指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约占地球表面积的40%。此外,当前联合国正在进行的“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域的生物多样性(BBNJ)”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国际协定谈判,是海洋领域最重要的国际立法过程。BBNJ围绕的主要议题,包括国际公海保护区的划区管理和环境影响评价,均需依据对海底区沉积物及生物调查做出结论。此外,国际上在海底区域已经开展了许多大型国际综合研究计划,如大洋钻探计划(ODP)和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但迄今为止,由于缺乏国际标准,各国在对海底区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中使用了不同的规程和技术,这给国际合作中的数据对比和成果校准造成了障碍,因此也对科学评估海底区生物多样性和承包作业的环境评价造成了直接影响。

该国际标准涉及的海底区沉积物间隙生物,是指沉积物颗粒间栖息或沉积的底栖生物群,涵盖古菌界、细菌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六个界的生命形式,在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此类生物群是研究海洋生物多样性、油气资源勘探、海洋碳循环、全球变化、季风降雨、长时间尺度海洋酸化和深海生物资源等相关领域科学问题的关键载体。

标准第一编制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类彦立表示,2017年,在海洋调查领域的ISO标准尚属空白的情况下,我国提出了该国际标准的提案(NP),并获得ISO立项通过,得到了国际上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伊朗、韩国、新加坡、巴拿马8个国家委派专家参与本项国际标准的制定。2019年5月通过草案阶段(WD),2019年9月在国际标准大会通过委员会阶段(CD), 2020年10月通过询问阶段(DIS)国际投票,历时四年,于2021年12月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

据介绍,该标准负责人是类彦立和李铁刚。中国编制组专家分别为:类彦立、徐奎栋、李铁刚、翦知湣、王凡、李超伦、刘健、王春生、骆祝华、陈木宏、苏新、李保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