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扬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2 11:01:59
选择字号:
科学评价,给科研人员一片“静”土

 

今年7月18日至23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46届国际符号和代数计算年会上,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数学院)副研究员陈绍示,研究员冯如勇、博士生马平川与合作者的论文获得本年度年会唯一的“杰出论文奖”。

这是继我国10年前数学院研究员、常务副院长高小山及其合作者摘此荣誉之后的又一次“高光时刻”,惊喜的是,陈绍示正是由高小山带领的“数学机械化”卓越团队中的青年科研人员。

成就在卓越中得以传承,“我一路走来,很感谢数学院给我的稳定支持,让我心无旁骛,潜心做我喜欢的研究。”陈绍示给《中国科学报》发来了这样一段文字。

在中科院、在数学院,陈绍示并非个例。创新突破,尤其是基础研究需要科研人员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奋斗。中科院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为科研人员自由探索营造宽松环境,让科研人员没有束缚,在科学研究中“如鱼得水”。科研人员纷纷点赞:为群众办了最需要的“实事”!

卓越团队 攻“大问题”

作为一个综合性国立最高学术研究机构,数学院覆盖了数学与系统科学的主要研究方向,聚集着一批最优秀的数学科研工作者。

数学院发挥学科方向齐全、人才密集综合优势,数学院聚焦对数学科学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和在国家战略需求中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重大前沿问题,组建40余个卓越研究团队与若干培育研究团队。设立4个国际合作团队,围绕近期有望取得突破的数学猜想和有望获得国际数学大奖的研究领域进行协同攻关。

从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数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席南华与40余个卓越团队逐一开展座谈,目的就是要了解科研人员普遍关心和反映的困难问题,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瞄准学科最前沿,做出具有开创性和关键性的原创成果。

“座谈会上,席院长给我们提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你们这个团队在国际上是什么地位?”数学院研究员赵延龙向《中国科学报》回忆当时座谈的对话,“我们判定团队水平的标准不仅仅是在顶级期刊上发了什么文章,更多的是团队做出了哪些标志性的重要成果,是否在国际领域内具有话语权,在顶尖杂志上当‘裁判’。”

赵延龙作为“系统辨识”卓越团队的组长,很自豪,“我们团队成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组织或期刊中有多项任职,我们在系统控制领域的学术成果是可以与国际并跑,甚至在某些方向上做到了领先。”

数学院给卓越团队持续而稳定的支持,鼓励他们向重大问题上冲击。

团队让“系统辨识”领域的发展有了更强有力的后劲。聚焦关键问题、促进多学科交叉、保持人员稳定、发挥团队优势......赵延龙细数着卓越团队的优势,“每个团队都有老中青的年龄梯队,团队之间互相联系,更有利于把研究做好。”

深入了解科研人员需求,是数学院“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这不仅促进了学术研究的联系,更加强了科研人员的联系。数学院党委书记武艰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以前数学院的职工有困难时很少有人找党组织,但经过近年来各种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实践活动,现在职工慢慢转变了想法,有困难时愿意来找党委了,这体现了党、群间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和亲密关系。

纯粹自由 不被打扰

数学研究需要纯粹、安静,不被打扰的科研环境,数学院作为国家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试点和中科院基础研究综合改革第一家试点单位,努力地给科研人员营造这样的环境。

与在数学院工作的科研人员交流,他们不约而同地都谈到一个感受:这里很纯粹,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没有过多考核,更无需为项目经费而奔波。

数学院对于个人实施动态评估,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学术报告、交流讨论、国内外同行评价等,每年动态跟踪评估其研究进展和态势。每五年对科研人员的成果产出进行一次考核,使得科研人员有较长时间来潜心研究,不用受外界干扰。数学院学术委员会通过听取科研人员工作报告并参考科研人员年度业绩,对其表现进行打分。

“无论是晋升还是成果评价,我们一直实行的是国际同行评价,邀请国内外领域内权威的数学家们对我们进行评估。”数学院副研究员罗德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评估的重点不是发了什么论文,而是解决了怎样的问题,有怎样的影响力。

事实上,为响应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数学院积极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科研组织、人才发展、学术交流、资源配置等方面采取新的改革举措。 秉承建立宽松、自由、进取的学术氛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层次、多途径、多标准”的科学评价原则,对不同学科采取不同评价标准。

比如:在基础数学方面,侧重对数学新理论的发展,解决重大难题的评价;在应用数学方面,侧重对方法的有效性,应用潜力和实际贡献的评价;在数学交叉应用方面,侧重对其他领域及对国家战略需求的实际贡献的评价。

而对于团队,数学院坚持稳定支持团队,对每个研究团队每五年进行一次国际评估,推行团队国际评审制度,每人三篇代表作,评估团队代表性成果重要性、国际地位以及发展前景等。

陈绍示得益于这种团队的稳定支持,自2013年入职数学院以来取得了诸多成绩。“数学院每年为我们团队匹配经费,我可以招研究生,安心的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陈绍示说,尤其是对于做基础研究的人来说,钱并不一定要多,够、稳定就行了。

弘扬精神 潜心事业

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王元......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感动中国。

数学院作为新中国数学发展的起点,几乎每一位新中国的数学奠基人都与这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多数学家事业的一生都在数学院度过。他们做重大问题、攀数学高峰、甘坐冷板凳,为共和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中,数学院党委不断凝练和宣传数学院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围绕“身边的数学家榜样”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数学院开展了纪念华罗庚、吴文俊、关肇直、冯康和许国志等老一辈科学家纪念活动,出版了《冯康传》《冯康先生纪念文集》《我的数学生活 王元访谈录》《吴文俊全集》、《创造自主的数学研究》《陈翰馥传》等书籍,引起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关注。

武艰告诉《中国科学报》 ,这一系列活动既宣传老一辈数学家爱国爱党、严谨治学的崇高品质,也宣传年轻一代数学家创新报国、勇攀高峰的先进事迹,在数学院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自豪感。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巴黎综合理工学校、加拿大菲尔兹数学研究所......近年来,许多杰出青年从国外机构回国的第一选择都是数学院。

“数学院的研究氛围好,学术水平高,是一个适合年轻人好好做研究的地方。”从麻省理工回国,范晨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数学院,被聘为优青副研。他将接过“科学家精神”的“接力棒”,继续传承下去,“我负责着一定的教学工作,希望能够与学生多交流,帮助学生们向老科学家学习,能够逐渐建立自信、不放弃,积极面对一切问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脂肪沉积相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40亿年前生命如何产生?室温水中找答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