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海生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2/2 14:25:09
选择字号:
没有“土味儿”的期刊不是一流期刊

 

依赖国外数据库,用SCI影响因子和h指数高低论英雄,“模仿”“跟随”“照搬”的方式发展中国的科技期刊的路径依赖亟待改变。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多个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文件,制定了“2035年科技期刊跃居世界第一方阵”“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代表国家学术水平的知名期刊”等目标,旨在提升全球科技竞争力。

什么是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该如何发展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四种一流期刊

理解世界一流科技期刊需要4个维度——指标意义上的一流、质量意义上的一流、文化意义上的一流和生态意义上的一流。

指标意义上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坚持结果导向和绩效考核的办刊理念,强调所有工作均要以各种评价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持续的数据对比或对标,查漏补缺,进而实现目标指标的达成,其依靠的主要力量是职业化的编辑团队和营销团队,坚持数据库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本质上是一种对标指标的一流建设模式。当下国内科技期刊大都遵循此逻辑办刊,为了进入各种来源期刊,各科技期刊在实践中不得不采取各种极端的做法,如只发表关注度高的话题、影响力高的作者稿件,无限制将文章的篇幅拉伸、减少篇数,以提高影响因子数值。

质量意义上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坚持内容(质量)为王的办刊理念,强调内行办刊,通过双向匿名同行评议等制度来加强过程控制,保障期刊发文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底线,学者编辑化或学者型编辑是其重心。这种建设模式,在办刊理念由综合化转向专业化的实践中,已经为广大的学术期刊从业者所认同和肯定。

文化意义上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仅强调对标世界标准,还更加注重科技期刊建设要与国家民族的历史传统、创新战略以及区域创新的发展需求相结合。通过本土化的实践探索,打造某一区域/领域的品牌特色,走差异化、错位化的发展之路,从而形成具有一国或一地特色栏目,而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和追随。

生态意义上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注重将围绕科技期刊建设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宏观层面的国家、政府、区域等,也包括微观层面的读者、作者、编者、专家、期刊评价中心等)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或通过改变学术期刊发展生态环境链条上的某一个环节或节点,来突破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或体制机制障碍,从而实现创建能够引领世界一流学术风向和办刊实践的网络化交互共生系统。即通过点上的突破,倒逼整个科技期刊发展生态的变革,其目标指向科技期刊学术引领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

当下,在中国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中,指标意义上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模式依然占主流,质量意义上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模式也占有很大比例,文化意义和生态意义上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模式实践才刚刚起步,真正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指标一流是一流中的末流

指标上的一流本质上是一种西方期刊评价指标模式下的错误导向,在此模式下,虽然也能营造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数据指标,但只能是跟随与模仿西方的实践路径,与中国科技创新实践并无多大关联,因而是一种不可取的建设模式。

质量上的一流由于更加强调学理成分而忽视国家和区域创新实践需求,在当下更加强调科技期刊要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强国服务的大趋势下,很显然,这种建设模式也是不值得推荐的。

文化上的一流依靠的关键主体是权威的学者型编辑,本质上是一种特色为王的建设模式,特色也就意味着品牌的不断塑造,也意味着科技期刊一定要为国家创新战略和科技强国战略服务,因而是当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当遵循的主要模式之一。

生态上的一流强调学术引领。学术引领至少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在学术前沿选题上,能将有重大突破的理论创新成果和科技创新成果,通过期刊发布,引领学术发展;二是在学术生态环境塑造上,确实能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改变以往不良的学术风气如关系稿、人情稿等,真正为科技期刊争创一流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因此,该模式理应成为当下中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主要努力方向。

很显然,指标意义上的一流只能作为一流中的末流,而质量意义上的一流也算不上真正的一流,只有文化意义上的一流和生态意义上的一流才是真正的一流。

精雕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4个维度分别对应着4种不同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建设模式和发展路径,即数据为王的建设模式、内容为王的建设模式、特色为王的建设模式、服务为王的建设模式。

质量永远是科技期刊建设的生命线,但只有学术质量,对于争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而言,远远不够,还必须在恪守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本土特色,通过对标国际标准,融合本土实际,将模仿转化为本土改造,形成“中国特色”。

数据为王、内容为王的建设模式与当下中国所追求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不甚匹配,但事实上这2种建设模式却成为中国科技期刊争创一流的主流模式。所幸的是,国家和科技期刊工作者已意识到该2种模式的弊端,并通过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和创新实践不断助推科技期刊争创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特色为王、服务为王的建设模式有一定的共通性——必须转变建设思路,坚持质量底色、多级传播和学术引领的创新实践,通过共建学术生态交互平台和提升本土服务能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模式。

“中国特色”不仅要体现在科技期刊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更要体现在实践模式和生态引领上。在指导思想上,首要明确的是科技期刊为谁而办、办成什么样的科技期刊。所以,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实践中,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刊理念。具体到科技期刊实践领域,就是要服务于中国科技创新和中国经济发展,将先进的具有引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及时传播给中国企业,记录和传承中国文化发展。在实践模式和生态引领上,不能一味地模仿西方,而应当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本土创新实践。比如在期刊语言选择上,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英文期刊才能实现国际化,不能过度倚重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而忽视了更具有民族和本土特色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事实上,更加倚重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形成。

在实践方面,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必须为国家创新战略和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传播平台,因此必须创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交互平台,所有的科技创新活动都借由此交互平台运行。在此基础上,科技期刊才能将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效用。

此外,科技期刊学术引领能力的提升往往需要由点上突破,从细节入手,由点带面,进而为整个科技期刊界注入新动能。比如,科技期刊实施透明性同行评议,主动将评议过程中所有的评议内容或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科技工作者和社会的监督;再如,在缩短出版周期方面的尝试,形成预出版模式;在营销上,充分运用新兴科技的力量,推进科技期刊媒体融合,促进学术信息的多级传播和精准传播,将中国的故事讲好,并向世界广泛传播。

(作者系《重庆高教研究》信息部主任。原文刊发于《编辑学报》2021年第5期,本文有删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