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位于昆明北郊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迎来送往,不胜热闹。这里的扶荔宫,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仅设的两个室外主题展区之一。
蕨类、苔藓、雨林、兰科、豆科、藤本……各类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植物在温室里的氤氲白雾中潜滋暗长。各种珍稀树木、奇花异草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作为科技“国家队”,这只是中国科学院在COP15期间奉出的“一道科学料理”。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侯建国院长带领40余名科学家和相关负责人参会,办展览、设论坛、作报告、开书展……会场上随处可见这支科技“国家队”的身影。COP15有哪些看点?这些科学“大餐”别错过。
观展览,放松心情涨知识
扶荔宫可谓是“植物王国”昆明的缩影,这里大大小小的温室占地6000多平米,囊括了全世界五大洲2500多种从低等到高等的植物。
主体温室最雄伟壮观,屋顶从7.5米盘旋上升到 29.9米,中心飞流直下的瀑布周围错落分布着1800余种热带水生、水果、雨林和荒漠植物;食虫植物馆里各种具有捕食小动物能力的植物让人叹为观止,多达680个分类单元堪称全国之冠;包含藻类、菌类、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等在内的以孢子繁殖的隐花植物馆,也是国内第一家。
平时,扶荔宫也是云南省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与科学教育基地。“我们的理念是:科学的内涵,艺术的外貌。”昆明植物园副主任郗望如此向参观者介绍,其背后的深意是把老一辈的积累和现有的科学成果,通过艺术手段展示出来,促进科普。”
作为扶荔宫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字“百兼”)命名的草木百兼馆中设立的种子博物馆、中科院生物多样性成果展更是别开生面,引人驻足。种子博物馆保藏的成千上万的植物种子被参观者喻为生命的“诺亚方舟”。成果展则展现了庞大的资源共享范围——2003年至今中科院牵头建设的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已数字化来自329个标本馆或博物馆的1635万份标本。
就在距离扶荔宫不远的昆明植物园的一处绿地上,还有另外一处科普展览——“地球生灵之美”。这一展览由中科院发起的“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牵头,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展览数月后10月份刚搬迁至此地,它讲述了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和知识传播的科学家和践行者的经历、感悟以及期望,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扶荔宫主体温室。王之康摄
“逛”论坛,有高度更有深度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自中科院“丝路环境”先导和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项实施以来,相关科学成果就备受瞩目。
在10月15日举行的COP15大会生态文明论坛上,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承办的以“青藏高原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为主题的论坛吸引了多家媒体围观。当天,青藏高原所科学家孙建和梁尔源带领国际合作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围栏阻碍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实现,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新研究是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服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一个范例。“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系统规划中,除了山水林田湖草沙,还要特殊考虑‘冰’,从地球系统整体观加强冰川变化综合观测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冰崩与冰湖溃决等灾害监测预警,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的地球系统保护修复治理。”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科院院士姚檀栋在论坛主旨报告中表示。
当天,论坛还发布了ANSO牵头完成的《“一带一路”创新发展报告2021》,介绍了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一带一路”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情况。“ANSO和第三极环境两个国际计划的秘书处都设在青藏高原所,其中一个重要合作领域就是通过区域科技合作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论坛主持人、青藏高原所所长陈发虎院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一员,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展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把国内外的科学家聚在一起,为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好的方案。”
生态文明论坛作为唯一一个在COP15大会期间举办的平行活动,共设置了7大主题。中科院承办和参与承办的就包含了三个。其他两个论坛还包括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承办的“自然之本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题论坛,以及中科院参与的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联合国内单位共同承办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论到实践”主题论坛,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不止如此,大会许多论坛上都闪现出科技“国家队”队员们的身影。如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中科院院士魏辅文、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马克平、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长吴宁、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他们中有人主持大会论坛、有人在会上作主旨报告、有人获推荐参加COP15大会第一阶段中国代表团……身体力行地阐释着科技如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与多样性保护。
“生态多样性保护的决策以及国际谈判很多时候必须基于科学基础之上,中科院在生物多样性领域有一支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的综合性队伍,在生态环境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达到长期研究形成的成果,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智库支持。”吴宁在会议期间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看书展,武装头脑思想“加码”
在COP15大会上,最“沉默”的一角可能就是书展了。不过,记者在大会新闻中心的书展处发现,这一角并不“寂寞”。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专业的人都会来这里转转。”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在书展上,记者看到不少中科院出版的书籍,如中科院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完成的《自然》COP15专辑以及COP15系列科普书籍,前者介绍了中国和中科院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后者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等方面的进展,向世界展示我国生物多样性履约成果。
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保护与研究是中科院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布局方向之一,这些书籍凝聚了中科院40余家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相关机构的多年研究成果。
围绕国家政策需求,中科院自主部署研究课题,如2020后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及其主要争议议题、2030年如何实现自然生境的零丧失、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全球植物保护战略与中国行动等。
目前,中科院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前沿研究中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主要先导专项就有六项,包括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泛三级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等,这些专项都瞄准了事关我国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基于多年的研究基础,中科院科学家在《国家科学评论》《科学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刊》《人与生物圈-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学术期刊上组织、策划了专辑或专题文章,介绍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成绩,系统分析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为COP15大会的顺利召开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目标至关重要。”正如张亚平在生态文明论坛开幕式上所作的主旨报告中所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研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技支撑。”
记者手记:
科技献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作为新时期我国科技创新的“火车头”,“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一直是中科院的主要工作目标。这一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方面也不例外。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凸显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基于多年来野生兰花的收集、保护和育种成果,选育出一株兜兰新品种,今年5月13日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登录了兜兰新品种Paphiopedilum SCBG COP15,以祝贺COP15的召开。
经过数十年的布局,中科院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方面的布局已经形成多网联动、效益叠加、示范引领之势。例如,其相关研究机构已多达40余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多个方面都处于引领地位;15个植物园(含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总面积达68319.7公顷,占全国植物园总面积的67%;19个研究所的生物标本保藏和科普展示馆馆藏标本达1870余万份,占我国标本收藏量的一半;中科院布局建设的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成样地总面积达到580公顷的大型森林动态样地和辅助样地,标记的木本植物1827种245万株,代表了中国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地带性森林类型。
同时,中科院在生物多样性领域有一支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的综合性队伍,从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保护、研究到支持国家决策,发挥着科学担当。例如,由生态环境部黄润秋部长和中国科学院侯建国院长担任丛书编委会顾问的COP15系列科普书籍,向世界展示我国生物多样性履约成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院士担任COP15大型纪录片《生命之歌》科学总顾问,并组织专家完成该系列纪录片的科学性审核。
中科院还根据生态环境部相关工作统一要求,推荐院内领域专家,魏辅文院士、马克平研究员、吴宁研究员、任海研究员等多次参与《生物多样性公约》科咨附属机构和执行附属机构会议、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修订、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联系评估和转型变革评估工作等相关工作。
随着COP15第一阶段的会议的召开,全球在制定兼具雄心和务实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目标方面已经达成共识,中国作为COP15会议的主办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行动和引领作用广受国际关注。中科院作为科技“国家队”,将继续通过科学技术研究,献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
植物鸟秋海棠。 王之康摄
形色各异的食虫植物。冯丽妃摄
形色各异的食虫植物。冯丽妃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