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1/10/3 20:38:02
选择字号:
大国重器背后的逐梦者 陈和生:国家需求始终是我的首选项

 

国庆节第一天,散裂中子源在经过团队精心调试后,设备功率成功提高了20%,这对散裂中子源来说是一个重大飞跃。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的总指挥,陈和生在这个假期里也在为此忙碌着。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 陈和生:所以大家都很紧张。迈出这一步,因为性能提高,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就更多。

1964年,陈和生以湖北高考物理状元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他选择了核物理这个祖国急需的专业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 陈和生:当时国内广大的人民群众都是迫切希望,我们国家的核武器能够早日试验成功,能够做得很好很强大,来保卫自己的国家,所以我第一报的是(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的核物理专业。

国家需求始终是陈和生在每次做重大抉择时的首选项。1982年,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习,并于1984年5月获得博士学位。1984年底,科院启动博士后试点工作,在祖国的召唤下,陈和生毫不犹豫地回到了高能所,成为我国第一位博士后。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 陈和生:当时的想法很简单,那个时候我已经有38岁了,我应该尽快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科学技术、为中国的高能物理去作出自己的贡献。

回国后,陈和生进入科院高能物理所工作。1998年,他提出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方案刚刚获得国家批准,就遭到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严峻竞争。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 陈和生:美国康奈尔大学突然一下采取“短平快”的方式降下来和我们竞争,而我们当时如果按照原来的方案就不可能保持国际的领先地位。所以那是个非常困难的时候。

陈和生在全所大会上激励大家:“两军相逢,勇者胜。”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2001年,陈和生率领团队对改造方案做出调整。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 陈和生:决定了把原来这个叫单环的慢缓的轨道的方案,改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双环的方案,我们可以把性能从原来提高一个量级变成提高两个量级,这样就保持我们的国际领先地位。所以这件事情应该说还是一个为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争气的项目。

科技竞争赢在先机。2011年10月20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开工奠基。作为工程总指挥的陈和生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因为装置规划建设在地下13米~18米深处,建设期间遇到第一个雨季,当时地下隧道因为渗水,积水有10厘米深。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 陈和生:当时我就和我们指挥部一起提出来,就是说后墙不倒,不管前面出现什么困难,我们对国家承诺的完成工程的建设,达到验收指标,不能够耽误。

陈和生提出了应对方案。渗水问题解决了,工程质量也得到了充分保障。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 陈和生:成倍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国家急需要这样的大科学装置,很多领域都是非常急需的。我们不管怎么辛苦,都可以付出。

在工程建设期间他进行了多次心脏手术,但是为了实现“后墙不倒”的承诺,陈和生首先让自己成了整个工程中一道不倒的“后墙”,支撑他的正是祖国的需求。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东莞分部员工 方秀华:(心脏手术)这件事返回来想,是一个很紧急的事情,但是他把他个人的身体和生病的事情都放在了工作之后。

如今75岁的陈和生一边为散裂中子源新一轮运行做准备,一边又投入到了我国2035年和2050年大科学装置发展路线图的规划。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 陈和生: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又是国庆72周年,我们看到了中国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我们心里感到自豪和骄傲,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这是我们下一步的关键,我们科技工作者应该贡献我们的力量, 这个应该说是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