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31 19:10:12
选择字号:
停止内卷,对科学家也有好处

 

科研竞赛向来只争第一,不过有些领域可能不太一样,比如新冠疫苗的研发,后来者也有可能居上。(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SCIENCE)

科研圈的竞赛只有两种名次:第一或其他。为了避免被竞争对手抢先或成果被剽窃,科学家永远在赶时间。这种“内卷”现象近来一直是讨论的热点。上周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的一项研究显示,内卷给科学研究带来了风险。

来自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的列昂尼德·蒂奥金(Leonid Tiokhin)与合作者的模型显示:科学家会为了第一个发表成果而去走捷径。尽管科研界已经对此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或建议,但模型显示这些措施可能会无意中让情况恶化。

关于竞争会带来恶性后果的说法,蒂奥金等人不是第一个提出的。但他们提供的模型首开先例,人们得以更精确地探索“内卷”会产生哪些影响。

研究中,蒂奥金和同事建立了一个数字模型,假设120位虚拟科学家在参与一场争夺奖励的游戏。每个“科学家”都在辛勤工作,按照不同的编程策略收集有关一系列研究问题的数据。

在游戏中,有些人会比其他人更可能收集到有意义的大型数集,而有些人则倾向于放弃研究问题。如果有人首先发表了某个结果,还会有其他人在顽固地坚持。随着发现和成果越来越多,一些“科学家”得到了奖励,而得奖最多的人会更多地将方法经验传给下一代新人。

蒂奥金等人的模型记录了500代虚拟科学家针对不同虚拟环境发展而来的成功策略。结果显示如果系统给予首个发布研究成果的人以更大的回报,那么大家会更倾向于匆匆开展研究、收集更少的数据,导致研究结果充满不稳定性。而当回报差异不那么明显时,这些虚拟科学家会倾向于放慢出版速度、收集更大的样本量。

通过这一研究模型,蒂奥金等人还可以测试改革成效。比如PLOS期刊和eLife期刊都提供“独家保护”策略——即便是第二个做出同类研究成果的人,也有机会在期刊发表论文。这些策略的效果如何目前还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检验,但模拟实验表明,这的确会鼓励参与者收集更大的数据集。

蒂奥金等人的研究还有一个令人意外的发现:鼓励负面的、质疑性的研究会拉低研究的整体质量。因为即便研究样本量很小、没有有趣的新发现,虚拟科学家仍可能获得回报。

诚然,若只发表正面研究却无质疑,很可能产生偏见、甚至会让研究者隐藏负面结果,但蒂奥金等人发现,若仅仅是为了质疑而质疑,不注重研究质量,虚拟科学家很可能会“竭尽所能”,做他们所能做出的、最糟糕的研究。在系统中,蒂奥金通过加大低成本研究的难度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项研究肯定了现实世界中人们采取的一些改革尝试,比如登记研究计划、在开始收集数据前经过同行评议。研究者希望更多人借助这些模型,寻找更多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0-01040-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