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9 19:29:21
选择字号:
我国大型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首飞成功

 

1月6日,我国首架大型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甘霖-Ⅰ”在甘肃省金昌市成功首飞。无人机起飞后,地面控制系统显示,无人机防除冰、大气探测、催化剂播撒等功能正常,系统稳定,性能满足项目要求。

“利用大型无人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填补了国内大型无人机人工增雨(雪)的空白,标志着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明显提升,对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说。

与目前人工增雨(雪)主要方式——地面发射增雨火箭弹、燃烧地面烟炉和有人机播撒增雨催化剂等相比,无人机增雨(雪)具有机动性好、作业时间长、安全风险低、执行效率高、机载数据可实时传输等特点,可解决目前人工增雨(雪)作业成本高、作业时空受安全限制多、作业手段单一、作业方式立体化程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

此次大型无人机增雨(雪)试验的成功,将不仅提高人工增雨(雪)作业效率,还能使西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工程的效益得到进一步发挥,并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近年来,甘肃省先后在祁连山区开展了一系列人工增雨(雪)试验研究项目。试验研究表明:处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地区云水资源丰富,平均每年水汽输入量约为885.4亿立方米。但在自然条件下,空中水资源转化为降水的比例还不到15%。

甘肃省气象局介绍,如果在祁连山地区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理论上最多每年可增加15%降水量,云水资源开发潜力比较客观。根据预估,祁连山区人工增雨(雪)增加10%时,河西地区综合效益可提高5.3%;增雨(雪)增加20%时,河西走廊各流域综合效益提高12.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