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0/9/21 22:20:03
选择字号:
多所顶尖名校招生未满!“强基计划”为何首年遇冷?

 

今年7月底,北京某高中学生王琼坐在一间110人左右的考场,参加强基计划的笔试,身边只有不到30个考生。偌大的教室,从未有过的空旷感,让她感到些许不适。

这是一场全国范围的“大面积弃考”考试,而王琼的考场不过是其中一个缩影。

果不其然,不久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纷纷发布通知,因计划招生数未满,补招强基计划学生。甚至一些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仅达50%至60%的完成率。

有人调侃说,除了清华、北大,强基计划几乎“打败”了我国所有“双一流”高校。就连北大也是原计划招生900人,实际只招收了842人。

年初热议的强基计划,如今却烧了个“冷灶”,这究竟是强基计划制度设计的失利,还是基础学科自身的吸引力不足?

“遇冷”是意料之外吗

早在强基计划公布之初,东部某“双一流”高校招生办公室主任王宁最大的担心就是,“高分占位”带来的校测环节大面积弃考。结果被王宁“不幸言中”。

“越靠近我们的省份——天津、河北、山东、辽宁,招生情况越糟糕。”王宁告诉《中国科学报》,离得越近报名人数越多,分数线越容易被抬高。

入围机会被高分考生占了,能上清华、北大的,不会选择来这里;可选择其他热门或应用型专业的,不愿意去学基础学科。

而一些偏远省份的招生分数相对较低,对于高校来说也挺尴尬,因为根据规则,强基计划每个省份投放的固定名额无法回收,高校只能“硬着头皮”招低分生源。认为好学生会“乖乖跳到碗里来”,却被考生利用规则“倒打一耙”。

强基计划,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虽然也有“703分抛弃清北选南开化学系”等新闻曝出,说明强基计划在选拔基础学科人才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别敦荣看来,强基计划遇冷,更是计划与市场冲突在新时代的“合理”表现。

他解释说,一方面,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

通过“计划”培养人才的思路,是在高等教育不发达、尚未步入精英教育的背景下产生的,当时对“人才”的定义更多的是专业化人才。

如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市场更看重全面发展的人才,而非单一的学科能力,再想以“圈养”的方式来培养新时代人才,就显得格格不入。

另一方面,现在带有精英性质的“计划”在高校林立。

从最开始基地班的火爆到如今强基计划遇冷,“并不是说大家不看重它,也不能说它不重要,而是表明家长和学生的选择更加丰富多样了——高校不只有基地班,还有拔尖计划、卓越计划、各种实验计划或学院。加之,强基计划的某些要求,如不允许转专业,导致它对学生吸引力下降”。

而在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看来,从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角度来看,强基计划把招生和培养结合起来,并不存在什么明显的问题。“今年强基遇冷和整个社会大环境、学生对未来的选择有关系。在很多家长和学生的意识里,基础学科就意味着将来要做科研,而科研又和清贫联系在一起,所以不是不愿意选择强基计划,而是不愿意选择基础学科。”

基础学科也有冷热之分

并不是所有基础学科都遭到考生“拒绝”,基础学科也有冷热之分。

热门学科譬如数学、物理。华为CEO任正非在多次采访中提到华为有700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此举激励了不少青年学子投身数学、物理领域。“班里头脑最好、对基础学科有一定了解的同学,多选择的是这两个专业。”王琼如是说。

冷门学科譬如生物、化学。生物被誉为报考“天坑”之首,不读到博士,几乎很难找到像样的工作。

而化学,在招生咨询会上最常被问到的两个问题是:“搞化学是不是经常要接触有毒物质?”“搞化学安不安全,会不会发生爆炸?”就业出路不佳、行业误解成为基础学科遇冷的两大原因。

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近3年,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的本科就业率保持较好的上升势头,而生物科学、应用化学、化学、历史学等基础学科的本科就业率则呈现走低或振荡的态势。

而在国内外读研的比例中,相比诸多基础学科,化学和生物科学的比例居前,近3年来均在30%以上(读研算作本科就业率)。

事实上,基础学科遇冷,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全球范围内选择基础学科的人也是少数,只不过,在国外更多遵从热爱基础学科的本心,而在中国则更多是因为高考失利被调剂到相关学科。”曾经从事招生工作的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教师李庆说。

别敦荣指出,所谓基础学科遇冷,并不是说相关学科招不到学生。事实上,在普及化时代,我国各学科人才培养都呈现“过剩”的态势,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过剩”的现象也很明显。“我们真正缺少的是高水平的基础学科人才,以及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9月17日,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名单,其面向的专业也是基础学科。

不少人质疑,既然有拔尖计划,为什么又要搞强基计划?尤其是,强基计划补招,即进校后面向全校或全学院招生、选拔,与拔尖计划入校后选拔几无差别。

王宁告诉《中国科学报》,与拔尖计划相比,强基计划将招生与培养对接,它的存在对高中教育有更显著的引导意义。

于高中而言,高中办学都有一定的功利化目的,有多少学生进入清华、北大,有多少学生进入“双一流”,都是办学指标之一。有了强基计划这样便利地进优质大学的机会,对高中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于考生和家长而言,要走进一个专业,首先是了解它,这会促进高中生提前去了解什么是基础学科、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是否具备一定特长、自己的规划是否与强基计划的培养目标一致。

第一步是让人们了解它

如何增加冷门基础学科的吸引力?

事实上,第一步就是让人们了解它。

这种指挥棒驱动下的了解,还体现在新高考中。李庆表示,新高考采取选科模式,不同专业有不同的选考科目要求,这就会促使学生先去了解专业。“学生会听科普报告、看相关介绍,甚至所在高中会开专业导论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这种自上而下的改变,不会立竿见影,且至多在高中层面,很难往前推至中小学。”

美国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依次建立了职业启蒙—职业了解—职业探索—职业选择的体系。类似这样的做法,在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很成熟。

然而,在中国按分数选拔的评价体系下,并不关心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中小学要开展这样的教育举步维艰。

基础学科对个人和国家发展的意义毋庸讳言,但人们认识不到它的重要性。

秦春华指出,“大家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宁愿苟且地活着,也不愿意心怀诗和远方,过一种有质量的自由、高贵的生活。这是一个是否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问题。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就不可能具备这样的见识,也无法理解基础学科的价值。”

而实际上,即便要挣钱,基础学科也是有帮助的。能够挣大钱的反而往往是学习哲学、历史、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人,而不全是金融专业毕业生。

“最根本的还是要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教育,开阔他们的视野,而不是靠短期的刺激。那些措施并不长久,也吸引不了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的人。”秦春华说。

此外,要在孩子小时候就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小心翼翼地保护好他们的创新精神,把他们对科学的痴迷变成免疫力,抵抗外部“病毒”的侵蚀。“一个好的做法是让孩子们多读科学家的传记。”秦春华说。

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不能袖手旁观。他举例说,德国的大学经常会举办各种面向孩子的科普日活动,把实验室开放给孩子们。许多诺贝尔奖得主还会给孩子们作科普报告。

而在中国,面向小学生开放实验室的行为,花大力气去做科普的大师、专家仍属稀缺。

来自英国的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给中国的同行们上了一课。每次出现,戴伟总是一副“胖胖圆圆的身材,戴着护目镜,穿着白大褂”的形象,他频繁出现在中国的大江南北,给青少年学生讲授化学知识,演示化学实验,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

这一切围绕的关键词是“打好基础”,但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打好基础”和“学好基础学科”画等号,也许还会有新的问题产生。

关键是制度的灵活性

令不少热爱基础学科的考生“望而生畏”的,还有强基计划不允许学生转专业的规定。

眼下,对于入选强基计划学生,不少高校采取的是3+X或4+X的分流制,即前三四年本科学习,X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

如北京大学强基计划历史学招收的专业为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学生在硕士阶段可选择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等8个方向,博士阶段可选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博物馆学等7个方向。

但在不少人心中,强基计划在一所高校或一个专业“从一而终”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这也是王琼当初报考强基计划的一重顾虑。

王宁认为,相比较之下,拔尖计划只有本科4年,并未直接涉及研究生教育,给学生未来选择留有余地,这也是拔尖计划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沿着既定目标、一辈子专注同一行业的人,在当今多元化社会中已越来越稀少。个人的兴趣、志向在成长中会发生改变。

“过早进入高深、专门化学习通道,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之前单一学科的思维和视野,可能会给学生的研究生教育,乃至更长远发展带来束缚,反而造成人才浪费。”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侯定凯说。

在进入大学之前,让更多学生全面了解学习基础学科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是必要的。高校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舆论引导。“可以邀请来自基础学科的各行业知名人士现身说法,这项工作越早做越好。”侯定凯说。

在他看来,“强基计划最有待完善之处,在于增强制度的灵活性”。很多时候,一项新政策的出台虽然带有鼓励性质,但如果同时附加很多限制,就会抵消政策带来的积极效果。“让学生边学边自我反思,边选择,或许是一种更好的发展状态。”

考虑到学生未来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选择可能性,侯定凯建议,强基计划可以适当延长通识课程的学习时间,课程设置也可以注重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同时,还要关注人才的全面健康发展问题。

强基计划的设计遵循通专结合的路径,在人才培养中,有一些老问题需要反思。

在普及化时代,本科教育的性质已发生变化,由精英化时代“天之骄子”式的培养转变为真正的“基础性”教育,即为研究生教育打基础、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

“如果只开设几门跨学科课程,是不可能实现新时代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别敦荣说,这些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要求依然传统,并没有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去考虑。“换句话说,以这样的培养要求,多学几门课和少学几门课,对于学生素质的高低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经历了“高开低走”,未来的强基计划势必要变革。

在王宁看来,最大的变化可能是,强基计划入围校测的比例,由1:3扩充至1:4或1:5,或者增加校测确认环节,保证选材空间。

侯定凯认为,一项本身带有计划性的项目,不妨采用一些带有“计划色彩”的激励方式。比如,给基础学科的优秀学生提供更高的奖学金;就业时为他们提供更有保障的工作岗位,让他们不再有就业竞争的后顾之忧。“从高校、社会角度给冷门学科‘加温’,才能逐渐撬动人们心中成见的‘大石’。”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