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中国科协主席与山东大学生见面会上,有学生向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求教:“做科研比较枯燥,如何才能把心放到创造上,而不是把人绑到板凳上?创业中如何找到市场、如何防范风险?”
万钢说:“冷板凳坐上去的时候需要把它坐热,热板凳坐上去的时候要把它做大。要善于分析社会需求,要善于营销,同时学校和社会也要创新驱动发展的氛围,搭建平台,支持学生创业。”
见面会以“青年·科技·未来”为主题,万钢与在场大学生围绕“工匠精神”、海洋强国战略、中美中欧科技合作和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话题进行了亲切交流,对大家关心的大学生创业、职业发展规划和坚守科研等内容给予了建议和鼓励。
面对科技领域摩擦越来越多的现象,一位学生提出了关于国际科学技术竞争合作的问题。万钢说:“科学是无疆界的,技术是有主权的,在教育和科学的范畴中应该更多地合作和交流。”
他以疫情为例,讲到未来的人类社会要面临更多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需要全球结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来应对,我们要坚定全球化的决心、献身于全球化的思维。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科学,要尊重科学,尊重事实,要组成国际合作新局面,互信互帮,共同面向未来。全球合作需要寻找解决方案,发展相应技术。技术会全球化,但却是有主权的。合作是在共同制定的规则下进行的,在规则中竞争,在规则中合作。”万钢表示。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工匠精神”的问题,万钢认为,工匠精神不光在工、不光在匠,还在心灵、在精神。他以潍柴动力公司一位全国劳模所提到要用眼、用脑、用心动手才能做好事情为例,强调工匠精神的培育要从日常的书本、生活、实验中开始,培养分析问题、辨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万钢表示,工匠精神往往体现在我们身边的某一位工匠或者某一位普通人身上,青年学生要有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精神,求真务实,严谨求学,追求卓越,永远谨慎。
对于如何找到并保持科研的兴趣问题,万钢以自己的学习经历为例,希望学生们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锲而不舍地不断拓宽思维,通过一番艰苦搏斗得到探索成果。他希望广大青年学子能把所学知识和能力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能够扎根基层,从基层做起,来提升大家创新、创业、创造的能力。
见面会前,万钢还参观了山东大学生科技成果展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原生动物学研究室,他鼓励学生们要从看似枯燥单调的科研中找到乐趣,把冷板凳坐成热板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