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老一辈故事 传承科研拼搏精神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2.0版本启动 |
|
手稿、书信等实物原件资料13万多件,数字化资料近31.8万件,音频资料8785小时,视频资料7396小时……2010年启动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已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类型最广泛的中国现当代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收藏工程。
在第二个10年,采集工程迎来2.0版本。7月25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北京大学签署“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联合采集委托管理项目”,北京大学成为采集工程实施十年来第一批联合采集试点的第一家启动单位。
启动仪式上,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如表示,采集老科学家故事,宣传他们的科研精神、拼搏精神,对建设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别具意义。
调动各界力量,推进科学文化建设
为什么要听科学家讲那过去的故事?“这是一项抢救工程,如果不做,就永远失去了宝贵的财富。”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强调。
采集工程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协联合中组部等11个部委共同实施。把反映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点、师承关系等各方面的资料保存下来,可以为记录共和国科技发展历程、研究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宣传优秀科技人物提供第一手资料和原始素材。
该工程已采集的500多位科学家的珍贵资料,记录了自19世纪末以来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展现了科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包含对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和科技创新规律的思考。“开展采集工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学家的尊重,对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视。”韩启德说。
不过,运行10年之后,采集工作存在两个突出矛盾:一是采集规模、速度与需求严重不适应;二是应加快由采集为主转变到采集、研究、宣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上来。
启动采集工程2.0版,与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联合采集,就是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和推进科学文化建设。
中国科协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及对意愿单位整体情况分析,最终确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五家单位作为第一批联合采集试点单位。
采集工作本质是科研工作,考虑用多种方式呈现工作成果
北京大学采集工作领导小组联合采集项目办公室主任、北京大学科技医史系副主任张藜教授介绍,北大联合采集项目首期启动了北京大学大气学家赵柏林院士、分析化学家慈云祥先生等4位老科学家采集工作。为每位科学家成立一个采集小组,采集小组成员要接受采集培训,按照采集工程的统一规范和严格的历史学及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开展口述史和资料的系统采集。结题时,采集小组需向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提供一套完整的数字化资料。
“我们一定要挖掘和还原鲜活的人。”韩启德说,在突出科学家个人特点的同时,也要牢记,这是一项科学史研究,是严谨的学术研究。“我们的工作要坚持求真、理性、质疑和严谨的科学精神,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
韩启德同时也是北大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创系主任。他指出,科学史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但也是北大学科体系中的短板。“发展科学史学科对文理交融、把握各学科发展规律与方向,对加强通识教育,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在全社会塑造中国科学家形象,促进全社会科学传播与科学精神的弘扬。”
多位与会专家都期待,能以多种形式呈现采集工程的成果。张藜认为,要以新技术、新媒体和多元化的方式对采集的资料进行开发研究,并逐步建设起北大的科学家资料与科学精神教育基地,拓展其科学传播与教育功能。韩启德也透露,可筹划相关纪录片、电影,让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影响更多年轻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