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长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7/27 2:50:08
选择字号:
河北大学主导协同攻关
白洋淀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获进展

 

记者7月26日从白洋淀(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智库平台获悉,白洋淀与大清河流域(雄安新区)水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白洋淀项目)科技支撑的示范工程——府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实现试通水,标志着该示范工程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

“白洋淀项目系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重点项目。府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是白洋淀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的重点工程之一,主要依托的是白洋淀项目协同攻关产出的‘入淀河道-湿地缓冲区-多功能湿地梯级多类型生态修复和水质净化集成技术’”,白洋淀项目技术负责人兼执行负责人、河北大学雄安生态环境研究院院长王洪杰教授告诉《中国科学报》,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工程实施,保障入淀水质标准。

据悉,针对目前白洋淀入淀水量持续萎缩、入淀水质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湿地生态功能减退等问题,项目科研团队通过分析府河和孝义河新区段的环境容量、提出新区府河和孝义河污染负荷削减策略,开展府河和孝义河的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增强府河和孝义河河道的水质自净能力;针对府河和孝义河承接的污水处理厂尾水严重影响白洋淀主淀区水环境安全、暴雨期污染负荷急剧增加等问题,在府河和孝义河入淀口建设功能湿地,集成前置塘—潜流表流功能湿地污染削减技术,优化功能湿地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强化营养盐和特征污染物的去除效能,为藻苲淀和马棚淀退耕还淀湿地的修复和稳定运行奠定基础。此外,还通过藻苲淀湿地内源污染清除、水道改造和微地形整理、和生态系统恢复等技术开发,以及课题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工程示范的实施,并基于区块链和数字共享技术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提出数字白洋淀构建技术方案,保障入淀水质主要指标(总氮除外)提升至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标准。

据悉,“入淀河道—湿地缓冲区—多功能湿地梯级多类型生态修复和水质净化集成技术”是在河北大学教授王洪杰和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盼月共同主持下,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中国交建集团,以及河北省生态环境研究院和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等多家单位共同科技攻关的成果。该整装成套技术于2019年底通过专家论证,相关技术成果正应用于府河新区段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孝义河新区段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府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等多项白洋淀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