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庞伟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7/1 17:28:18
选择字号:
陈刚:揭秘珠峰最新“身高”

 

陈刚

陈刚和营员一起登顶.JPG

陈刚和营员一起登顶

父子共同攀登雪山

49岁的陈刚刚从珠峰回来,皮肤晒得黝黑,身形消瘦。他在这座世界最高峰上停留了52天,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从最初的74公斤到现在的60公斤,他足足瘦了28斤。

陈刚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大地测量、海洋测绘等研究工作。他参与过汶川地震救灾,登顶过三个大洲的最高峰并徒步到达南、北极点,这次向珠峰发起挑战,因为天气原因止步在8000米的大风口,但谈起珠峰,他眼里依然有光。

“外界都关心我能不能登顶,可我关心的是能否精确地测到各项数据!”未来几个月,他还将参与珠峰测量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检核,和国内的测绘专家一起揭秘珠峰的最新“身高”。

从教师到测绘师,测量珠峰最新身高

时间回到8年前,地大科考队在实地踏勘代号“Ⅲ7 ”的珠峰测量控制点时,在山壁的夹缝中,发现了一个“漂流瓶”。这个玻璃罐头瓶子里留有一张已严重炭化的纸条,字迹依稀可辨。这是2005年珠峰测量时,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留下的。

这是陈刚和国测一大队的初次缘分。作为建校6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之一,2012年地大登山队出征珠峰。当时,陈刚是随队科考队员。

2019年10月,陈刚接到自然资源部的任职文件,因其长期从事大地测量、海洋测绘等研究工作,又有全球“7+2”登山科考活动的丰富经验,身份与此次珠峰测高任务契合。他应邀兼任国测一大队任副总工程师,任期一年。他自己也没想到,有一天会作为国测一大队的成员,参与测量珠峰“新身高”。

“这圆了我的一个梦。”1991年大学毕业前夕,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邀请国测一大队老队员做了一场报告会,多次提到了1975年的珠峰测高。陈刚听后热血沸腾,直接给西藏测绘部门写信要求进藏工作。虽然未能如愿,但辗转十余载后,坚守着这份测绘初心,他还是与这片高天厚土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他的努力下,国测一大队和中国登山队强强联合,组成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向珠峰进发。一旦登顶,将首次实现我国测绘技术人员与专业登山队员一同登顶的目标。

1月12日,陈刚从武汉出发抵达北京,之后的三个多月里,他分别在怀柔国家登山训练基地、西藏羊八井高山训练基地和珠峰进行训练,有段时间要背着9公斤的重力仪上下走22公里。他是整支队伍里年龄最大的队员,但他在体能、力量和攀登技术训练中所展现出来的良好状态,丝毫不输30岁左右的队员们。

4月7日,登山测量队抵达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计划于5月12日登顶,但当攀登到海拔6700米时,发现攀登路线上有流雪的危险,所有人员撤回前进营地。

5月21日,由于持续降雪,未能打通至顶峰的攀登路线,原定5月22日的登顶计划又未实现。

“今年的登山测量工作非常艰辛,可谓三上三下。”陈刚亲历了前两次冲顶测量的整个过程。第二次他们冒着大雪冲到了7790米C2营地,在暴风中住了一晚。5月21日早上又顶着十二级的大风,背负着测量装备向上攀登。由于前两次体力透支,加上天气恶劣,第三次他只能驻守在C2营地,负责顶峰下撤接应工作。5月27日11点,2020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

“遗憾吗?”

“测绘人员登顶测量就是想测出精准的数据,如果天气不好,通过前期专业培训的登山队员完成了峰顶测量任务,也是整个队伍团结协作的成果,不会有遗憾。”陈刚说。

在珠峰的前期拉练中,他在几处营地进行重力测量时,不厌其烦地提醒年轻队友,要珍爱仪器,确保测出的数据完整。“要探索地学奥秘,必须深入一线,实地勘查,才能有大的收获和创新。”

从测绘到登山,勇攀高峰挑战极限

“这是我从珠峰采到的样品。”陈刚兴奋地从柜子里拿出几块螺状岩石。

“珠峰顶上的岩石为什么形状像海里的螺?”

面对着这样的疑问,陈刚说,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珠峰是古海洋隆起形成的。关于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演化过程,国内外学术界仍有许多争论,而珠峰是反映印欧板块相互作用现状的敏感指示器,这些地表的形变和地下的运动有直接关联。“在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后,对珠峰地区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很有必要”。

12年前,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陈刚对地壳运动检测研究的执着始于此,登山科考也源于此。

汶川地震后,陈刚作为专家组成员连夜赶赴灾区,他们在龙门山断裂带5个受灾严重的县工作了40多天,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基础测绘资料。

“我无法忘记在震区见过的老百姓和他们的眼神。”12年后,回忆起汶川地震救灾的那些画面时,陈刚眼圈通红,“我们地学相关科研工作者,应该把灾害监测预报作为历史使命看待,哪怕这一代人预测不了地震,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一代人能成功。”

同专家组一同去汶川的,还有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院长董范。陈刚和董范俩人搭档,完美配合,一人负责查看地势地形确认安全,一人负责传授登山技巧,平常就热衷于体育运动的陈刚,体能不输专业登山队员。“有些地方山高路险,当地人说他们多年前打猎都不去,我们还是带着仪器和帐篷就进去了。”陈刚说。

2008年,作为地大校庆6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地大登山队计划在2012年攀登珠峰,董范力邀陈刚一起进行登山科考,两人一拍即合。

2011年,地大为冲顶珠峰选拔登山队员,陈刚和登山队一道,登上了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这是陈刚登上的第一座雪山。

自2012年5月,地大登山队从珠峰起步,用时四年零七个月,完成了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攀登和北极点、南极点徒步穿越的壮举,创造了中国高校体育运动史上的传奇。

陈刚作为科考队长,和登山队一起攀登了五大洲最高峰并成功登顶其中三座,完成了徒步南北极点的目标,采集了大量稀有的岩石、冰和水的样本,获得了许多一手资料。他周密地考察了南极点附近的板块运动状况及地学特性,对南极现代地壳运动和内陆冰盖及其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从大陆到海洋,追踪大地如何运动

在熟知陈刚的人眼中,他是追踪大地如何运动的人。

2008年,他参与到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II期项目中。2012年,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国家验收,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60个连续观测站和2000个流动观测点。

这是世界上性能指标最先进的三大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之一,可利用卫星观测等高科技手段,监测地壳的微小运动,为地震预测、大地测量、气象预报和地球科学研究等提供科学数据。因为这个项目,从南海的岛礁到西北的沙漠,陈刚10年内跑遍了大江南北。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下方有一个永久观测点,这是陈刚每年都要造访的地方。

2015年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波及珠峰地区。冒着余震,陈刚团队对珠峰北坡地区距震中300公里范围内的观测点进行了跟踪测量,并成功申请到2015年尼泊尔地震对珠峰地区垂向变化影响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进入21世纪,海洋科学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航天航空和海洋观测平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认识海洋环境的途径。2016年开始,他将研究领域也从大陆构造环境监测延展到海洋观测。

“地球是由岩石圈、水圈、生物圈构成的,圈层之间相互交融,大陆构造一直延伸到海底,研究地壳运动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涉及海洋”。陈刚说,测绘研究与海洋地质、海洋防灾、物理海洋、海洋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

2019年3月,陈刚参加了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组织的西沙海域调查,在永乐群岛、宣德群岛进行为期25天的海岛礁、海岸带地质调查。2019年6月,他还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南沙某岛礁北斗连续观测站任务,现场开展了20天的海洋大地测量、控制测量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工作。

从大地测绘,到登山科考,再到海洋观测,变的是他的研究方式和领域,不变的是他的地质情怀。

陈刚的儿子陈李昊今年高考,但因为珠峰测量,他大部分时间都没有陪在身边。谈起儿子,他满脸骄傲,陈李昊现在是国家登山一级运动员、攀岩二级运动员。2019年7月,父子俩还一起登上了新疆境内海拔7546米的慕斯塔格峰。

陈刚现在最大的愿望是儿子考上心目中的大学。如果有机会,他希望父子携手,再次向珠峰出征,“毕竟,山还在那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