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慧青 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5/26 16:06:03
选择字号:
上海交大医疗机器人研究院—九院临床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5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第九人民医院临床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九院手术机器人临床研究中心举行。
 
近年来,上海第九人民院依托学科特色和高水平研究平台,坚持创新发展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坚持学科平台与国际接轨,基础与临床协作攻关,深入开展医工交叉合作,做到让科研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
 
九院手术机器人临床研究中心于2018年成立,同时挂名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第九人民医院临床联合研究中心,是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设立的首批临床转化中心之一。
 
中心采取交大、九院同步管理模式,通过项目引导开展具体工作,双方信息共通、知识产权共享。目前已入驻眼眶外科手术机器人、颅颌面截骨机器人、颌骨重建机器人以及听觉植入手术机器人4个研发团队,加速推进医院有学科特色、前期研究成熟的手术机器人迈向临床转化应用。
 
口腔颅颌面科沈国芳教授领衔颅颌面截骨机器人项目组针对手术机器人截骨位置及深度反馈控制问题,创建多模信息融合的激光截骨技术平台。现已搭建手术机械臂,设计3D 打印固定板,进一步将开发颅颌面激光截骨手术机器人系统;最终使截骨手术更加精准、微创和安全。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张陈平教授项目组针对下颌骨重建手术的若干关键问题,已初步开发完成“下颌骨重建手术机器人系统”,通过模型实验与临床前研究,促进下颌骨重建外科手术向个性化、安全化、精确化与微创化方向发展,并将引领国际数字化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研究的方向。
 
眼科范先群教授项目组开发研制了眼眶外科内镜导航系统,研究成果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此基础上,提出内镜导航引导下的眼眶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实现了高精度眼眶截骨、磨削等高负载刚性操作;项目组拟进一步开发完成内镜导航监控下的主动—主从相结合的增强现实眼眶外科机器人系统,实施复杂眼眶手术。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吴皓教授团队联合交大及企业,开展国产听觉植入手术机器人的自主研发,初步已完成耳科手术机器人、人工耳蜗电极植入装置、预弯电极植入装置的设计及样机制作,有望在近年实现临床转化,造福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治疗双侧重度及极重度听力障碍的最有效手段,九院团队也自2019年10月起应用RobOtol耳科机器人开展机器人辅助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成功实施近10例手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最小年龄仅为1岁(世界最小)。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杨广中对于医院内建立手术机器人临床研究中心寄予认可,认为这是海外医院都很难完成建设的平台,使得临床医生和工程师能够真正握手,共同迈向人工智能医学应用。
 
九院院长、手术机器人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吴皓表示,希望机器人临床研究中心的建设能始终瞄准医疗机器人技术国际前沿研究方向,对接国家高端医疗器械装备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建设高水平的医疗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平台,推动我国医疗机器人技术的创新研究、技术转化及临床应用,最终服务社会、惠及民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