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肺炎防控的科学知识普及举行了发布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表示,目前没有发现新冠病毒具有流感病毒这么高的变异性,因此常态化的可能性不太大。
关于新冠肺炎疫情何时结束,施一表示,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中国付出了巨大努力,已经有效控制了疫情,但只要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疫情对人类的威胁就不能解除,疫情很难说能在短期内结束。
关于新冠病毒是否会像流感病毒一样常态化流行,施一指出,有专家认为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是发生概率比较低。流感病毒具有高变异性、高传染性的特点,比如,今年人群对流感产生了免疫,但明年流感病毒可能发生变异,产生新的毒株,导致再度流行。他说,目前没有发现新冠病毒具有流感病毒这样高的变异性,因此,常态化的可能性不太大。
也有专家认为,目前已有四种冠状病毒为季节性流行,新冠病毒传播能力高,形成季节性流行有一定可能性。但无论发展趋势如何,疾病防治技术的发展,有效药物的发现,新冠疫苗的成功研发,必将帮助人类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施一表示,关于新冠肺炎是否会变成慢性病的问题,专家分析认为,从已有研究和临床实践看,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复制,慢性携带可能性不大。从同类的引起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症的两种冠状病毒来看,尚未观察到感染者持续带毒;从我国几万名新冠肺炎恢复者来看,也未观察到长期带毒的迹象。因此,个体感染新冠病毒后长期带毒的可能性极小,现阶段也尚未得到证明其慢性化的免疫学和病毒学研究证据。
“新冠病毒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病毒,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在持续不断的深入。下一步我们将深化科研攻关,一方面持续加强对病毒的监测,深入揭示病毒本质和流行规律,密切关注病毒变异情况;另一方面积极研发疫苗和有效药物,为从根本上防控疫情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施一说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