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长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4/9 12:14:02
选择字号:
中国农大“天蓬工程”或明年国庆节前后竣工

 

4月9日,在位于河北涿州的中国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场内,机械轰鸣,挖掘机正在实施土方作业,施工人员也在紧张忙碌。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导的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建设中。施工方负责人曹茂辉告诉《中国科学报》,在涿州市复工复产专班的助力下,严格抓好建设场地的疫情防控的同时,正千方百计提速项目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项目又被称为“天蓬工程”,于去年8月在涿州启动建设,是国家“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该项目由教育部、中科院分别作为主管部门,由中国农业大学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承建。

据了解,传统模式动物对生命科学的发展贡献巨大,但在阐明高等动物基因功能、生命规律时的局限性也愈发突出。相比之下,猪和灵长类动物在更好地模拟解析人类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机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猪驯化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性能测定、遗传分析等数据和经验;猪的器官大小、结构、生理功能和代谢与人类接近,比如一头小型猪的体重、心脏重和心跳次数,都与人类相差无几,是研究人类心血管疾病极佳的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项目建设办负责人张树川告诉《中国科学报》,猪是异种器官移植的理想供体。猪眼角膜目前已获准进入中国市场。日本科研团队研发的器官人源化嵌合体猪技术将进行临床试验,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异种器官移植带来的排异反应难题。同时,我国规模化猪场约80%的种猪依靠进口,亟待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猪种。这些都使涿州猪表型与遗传研究设施项目的前景值得期待。

据介绍,“天蓬工程”设施规划面积3万平方米,将主要聚焦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动物育种等重大问题的研究。项目于2019年8月30日启动建设以来,进展顺利。

2020年,面对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农业大学严格防控疫情的同时有序推进“天蓬工程”复工,组织参建方防控部署工作会、综合能源专题会、超算空调系统、洁净工程推进会等线上会议20多次,分析研判因疫情防控导致的建设工期延误,后期抢工期、赶进度带来的生产安全风险,扎实做好工艺基建配合、专业分包准备、配套条件保障等,为复工复产筑牢基础,实现办公不见面、工作不停摆、防疫不松懈。

张树川介绍,目前在严控工程质量、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正有力有序推进项目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主体结构和二次结构,有望于明年国庆节前后完成建安工程竣工验收。

据悉,该项目正式投入使用后,将建成模式动物生产培育系统、表型分析系统、遗传分析系统、信息处理与智能自动化管控系统等四大系统,具备年培育1000头SPF级(无特定病原体)实验猪的能力,并建成包含1000万份生物样本、世界最大最全的猪资源库。此外,“天蓬工程”顺利启动后,还将成立“模式动物研究院”,聚集全球高端创新资源,在相关领域研发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和成果,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新技术的研发中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