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针对科技评价体系中存在的“唯论文”“SCI至上”等现象,教育部、科技部先后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等相关文件。
实际上,自2018年以来,一系列关于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的文件相继出台,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改革科技评价制度的决心。与此同时,重塑科学的评价体系也成为当前我国科技评价制度改革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多重原因导致现行科技评价体系不足
一段时期以来,以数量拉动为主的科学发展模式在我国从科技弱国到科技大国的转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从数量和质量支撑的科技大国走向以高质量创新驱动的科技强国,在传统科技管理模式下形成的“数量评价”“论文至上”等科技评价思维与新时代对高质量科技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现行科技评价体系的不足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首先,从客观原因来说,科技评价和科学体系的复杂性构成了现行评价体系不足的客观原因。科技评价体系的构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科技评价活动是多重矛盾集成的综合价值判断过程。例如,科学评价既要保证公平性,又要保证可操作性;既需要大多数达成共识,又需要鼓励非共识;科学评价的主体、目标、类型等具有多样性,又试图寻求评价手段的简单易行等,这些都构成了“难以重塑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客观原因。
另一方面,科学知识体系逐渐向纵深、复杂方向发展,学科边界日渐模糊,科学和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明显,对科学评价的数据基础、方法、原则、导向等的要求不断提升。科技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革新速度不能满足科学技术及其管理快速发展的需要。
其次,数量评价的思维惯性构成了导致现行评价体系不足的主观原因。由于科学探索的未知性和科技评价专家主观判断的不确定性普遍存在,评审专家有时为了减少争议,更倾向于参考一些有明确数量的显性指标,存在以成果数量、引文数量、影响因子等指标替代科学价值判断的现象。
为了保证评价结论在形式上的公平性,按照成果数量多少进行评价的模式被一些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不合理地使用,致使一些科技工作者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将“数量至上”奉为个人科研工作的“金科玉律”。
此外,一些媒体在宣传时,过分夸大数量指标提升带来的意义,也一定程度误导了社会公众的认知。上述情况导致“以数量论英雄”等错误观念在科学界和社会群体中长期存在。
第三,科技追赶中的自信不足构成了现行评价体系不足的历史原因。不可否认,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整体科研水平与世界一流存在较大差距,追赶世界一流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目标和动力。从最初只有少数成果能够在国际期刊发表,到目前许多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这个过程使一些学者和官员形成了用国外标准衡量国内科研工作的思维定式。
最后,科技评价能力有待提升构成了现行评价体系不足的现实原因。与西方科技管理体系相比,我国科技管理系统具有较强的计划性。这种计划性有利于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聚集优势力量开展重点攻关。但是,过分强调计划任务目标的完成,也使得一些管理部门和评估机构习惯于制定各种“硬性指标”作为资源分配和任务完成的标准,将复杂的科技评价工作简单化。
当各种指标成为科技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一些已经拥有资源的“既得利益者”就更容易在科技资源分配中获利,加剧了科技资源配置的失衡。这种负反馈会进一步影响科学评价的导向,破坏科研生态,制约科学的创新发展。
遵循科学特点重塑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的科技评价进入了从数量和质量评价向价值和贡献评价转换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要使科技评价这项衡量判断创新价值的复杂认识活动,与我国当前科技发展阶段与水平相匹配,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科技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发挥其价值功能。科学规范的科技评价体系是科学发展成熟和科学自信的重要体现。因此,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树立科学自信,明确价值导向,让科技评价回归科学,成为重塑我国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的初心和使命。而面向新时代我国科技评价制度改革,首要的一点是,破除“唯论文”不良导向,引导科技评价突出科学精神、创新价值和服务贡献。
同时,要坚持分类评价与绩效评价。分类评价是指导科技评价的基本原则。分类、分级、分层评价就是要针对评价对象及其属性,扭转单一化、机械化的评价方式,朝着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灵活性的方向发展,构建权重比例更加合理与平衡的指标评价体系。
根据评价对象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需求确定相适应的评价模式。要避免出现“头痛医脚”的方案,必须解决评价的不同层次、类型、属性、对象以及需求等之间的错位匹配问题。通过有效评价激发科研活力,让科技评价的“指挥棒”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绩效评价应建立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益的全过程评价指标,根据科研使命开展绩效评价。切实扭转“轻投入重产出”的局面,强化对“投入产出比”“人均贡献”“成果与研究方向关联度”等指标的考核。科研项目、经费、人才荣誉等投入指标不能作为产出指标,不能作为成果的贡献和价值进行评价。科技投入指标及其权重必须成为绩效评价的分母指标,关注投入产出比在评价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具体执行中,要大力推行代表作评价和动态评价。代表作评价就是对评价对象的最高价值和贡献进行判断。该评价既反映了科技评价的本质,也是破除唯数量评价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代表作是科学知识单元的组织形式。科学知识的价值取决于知识内容的创新性和贡献度,并不取决于知识载体的形式。代表作不是论著或专利的代名词,不能依据知识载体的类型和影响力进行评判。
另一方面,知识创新是持续动态的过程,科技评价应该遵循各研究领域的科学规律,以动态、发展的视角对代表作的价值和贡献进行判断,避免主观设定评价时间界限,根据科学研究的规律进行客观评价。
最后,还要完善科技评价组织管理。积极鼓励建设独立法人的科技评价专门机构,将科技评价的组织和服务交由社会化科技评价机构,试点引入国际科技评价机构等竞争机制。科技管理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化科技评价机构及其评价活动更加科学、规范、客观。
总之,科技评价决不能通过“简单粗暴”的“一把尺”量到底。加快推进科学的科技评价体系建设需要科技管理部门、科技服务机构、科学共同体的协同推进。要“出狠招、下猛药、见实效”,从根本上破除“唯数量”评价的思维惯性,真正让科技评价回归价值评估,回归科学。这既是对我国科学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我国科研自信和科研实力的一次检验。
(作者分别为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教授和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副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