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上海大学博士生柴某因论文发表没有达到相关要求以致学位申请遭拒,于是柴某将上海大学告上法庭。今年3月10日,他收到了法院的一审判决书。法院判定,被告上海大学对原告柴丽杰于2018年11月提交的博士学位申请,未组织学位评定委员会予以审核评定的行为违法。今年2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由于这两件事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导致舆论密切关注事件的未来走向。
笔者在此大胆揣测一下,柴某最终能否拿到博士学位。上海大学相关学位评定委员会可能会重新讨论柴某的诉求,但是结果要么是驳回柴某关于重新审议其学位的申请,要么是接受柴某关于重新审议其学位的申请,但是会反对授予柴某博士学位。
当然,作为高校教师,笔者更关心的是,是否要叫停研究生培养中对论文发表的要求。现在研究生教育越来越多元化,应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做不同的判断。对于硕士以及专业学位而言,比如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博士等,其培养目标和定位并不是学术研究取向,所以不宜硬性要求所有专业学位的毕业生都要发表学术论文。但是,对于学术博士而言,除了艺术、文学等极其特殊的学科外,大多数学科学术博士生(包括体育学)的培养目标是为了进行人类知识的积累,需要为人类知识的进步做贡献,所以不宜全面叫停学术论文的发表要求。
其原因如下。首先,发表学术论文不但是一种学术研究的训练,而且是一种学术贡献。有人会说做学术并不等同于发表学术论文,笔者当然认同这一言论。但是,笔者同样认为发表学术论文是体现做学术最好的指标之一。其实,笔者更想说的是,发表学术论文是体现做学术“最好的指标”,而非“最好的指标之一”。
的确,还有很多情况都是在做学术,比如在一本学术著作中贡献章节、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获得专利、为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报告等。但就整体而言,和上述成果形式相比较,学术论文是需要经过最严格的同行评议才能发表的。所以,学术论文的发表是最能体现学术共同体对论文作者学术能力的肯定的。而学术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是大多数学科的博士生最终能否取得博士学位的重要评定指标。
其次,学术论文要求会出现异化,但却有助于人类知识大厦的构建。有人担心要求学术论文发表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化。笔者坚定认为出现异化是肯定的,但与此同时却对异化持乐观态度。在人类掌握火之前,人类茹毛饮血。有了火之后不能吃生的东西,导致越来越依赖火,是不是一种异化?科举考试本意是选拔人才、打破阶层固化。但是,在科举考试施行不久的唐朝初期,就有人大声疾呼科举考试的异化。比如,读书人不是为了读书而是为了功名,猜题、题海战术已经开始风靡,这显然表明考试已经异化了。但是,这个异化的制度却漂洋过海,在全世界范围得到采纳,连大文豪雨果都盛赞中国的科举考试。直到现在,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依然是全世界的通行做法,尽管依然有大量声音批评考试的异化。
人类本身就是被科技、文化不断异化的。现代人无论是生理、心理,还是价值观,都跟原始人有了天翻地覆的差别,这都是不断异化的结果。对于学术论文的发表有所要求,虽然会发生异化,却也能推动更多人参与人类知识的积累与构建。
再次,中国是人情社会,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证学术博士的培养质量。需要说明的是,人情社会有其缺点,但同样有其优点,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对于博士培养而言,如果缺乏有难度的硬性指标,人情社会的特点很容易让很多博士生在学术研究能力不达标的情况下获得博士学位。尽管有学术论文发表要求会带来一系列的乱象,比如,高昂的论文版面费导致贫困学生负担不起,但是废除学术论文发表要求,乱象肯定会更多。比如,具有优势资源的学生会占有更多的博士生指标,导致贫困学生无法接受博士教育。况且,有的期刊收取版面费,但是有的期刊却不收取版面费。如果博士生自己的学术水平高,完全可以自主选择去不收取版面费的期刊发表论文。
最后,博士论文优秀和学术论文发表并不矛盾。如果一名学术博士的毕业论文优秀,那么大概率说明这名学生有较好的学术写作能力,应该会在博士论文答辩前发表学术论文。即使之前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学术论文发表,只要其毕业论文优秀,是完全可以将其毕业论文的部分内容变成学术论文发表的,而博士论文是他能否最终取得学位最具决定意义的成果。
要求学术博士发表学术论文,有各种问题,但不能因为有问题,就因噎废食,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案例进行具体应对。如果担心出问题就全面废除论文指标,这是不负责任的主张。负责任的态度应是制定出更有效的、切实保证学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举措后,再讨论全面取消对学术论文发表的要求。当前,笔者同意某些学科甚至某些高校走在取消学术论文发表要求的前列,但是反对一刀切取消学术论文发表要求。在更有效的措施出来前,全面取消学术论文发表要求应该慎重。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