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10万。病毒肆虐之下,找到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将是取得这场“战役”胜利的关键之一。
3月10日,清华大学药学院院长、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主任丁胜通过“中国数字科技馆”等平台直播,分享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研发思路和最新进展。
他表示,面对突发疫情,时间是关键,短期内老药新用依然是最迅速的方式。从长远来看,针对这类公共卫生和重大传染性疾病,早期预备研发极为重要,这有赖于国家层面的中长期战略布局、统筹规划、资源合理分配以及可持续性研究投入。
“老药新用,针对至少已经完成临床一期安全性有一定保证的药物,进行进一步筛选和验证。这么做的好处是节省临床前和部分临床研究时间,但最大的挑战是可选择的药物不多。”丁胜表示,目前已经在市场上用于治疗不同疾病的、或者是曾经已经开发过完成过临床一期的药物并不多,一共也就1万多种,针对人体细胞其他的一些疾病机制或靶点开发的,并不都是抗病毒药物。
他认为,长期还可以考虑多种治疗方式,例如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细胞疗法、基因疗法等。针对不同人群,需要进行不同的临床研究,以及使用不同的诊断方法。
针对新冠肺炎治疗,目前只有少数几个药物进行了临床试验。在特效药出现之前,还可以在临床用药上做些什么?
丁胜表示,现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超标签使用,例如法匹拉韦是针对流感的已上市药物,如果通过论证,就可以超标签使用。另一种针对未上市的药物可以使用同情用药,瑞德西韦只能在特殊情况下,进行小规模的同情用药,进一步观察临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研发(包括临床试验)是一套完整而严谨的科研体系,背后有其自身特定的科学规律和严密逻辑作为支撑。”丁胜说。事实上,真正对一个药物进行大规模的使用,必须要进行临床验证。
丁胜提出,还可以采用真实世界数据研究的方式,通过相应的一些技术分析方法,观察患者吃药之后的反应,经过数据分析和积累,可以判断药物的可能性,同时帮助设计临床实验。
此外,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反映出了我国药物研发方面的不足。“为什么新冠疫情带来了重大损失?我们感到用药角度不够、储备不够等问题。毕竟老药新用的可能性不是很多,效果不一定理想和安全,没有针对性的药物储备。针对SARS,我们也没有药物和疫苗。”
丁胜强调,突发性的、潜在的、比较小的疾病,商业机构很难进行储备性的研发,必须由国家和非营利性机构支持、储备针对全球健康、公共卫生的药物研发,应对未来的可能,“不能等发生了,再去看有没有可用的药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