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时间:2020/2/22 13:51:18
选择字号:
科协人战“疫”时刻 ▎ 简报中的感人故事

 

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至2月21日,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副会长潘春枝共报送给中国科协43期电子版的《协会抗击新冠肺炎简报》,同时发送给协会的理事、分会秘书长。简报的特点是迅速、及时把一线的情况反映给中国科协,并与各分会沟通。

在这一期期简报中,有很多是来自抗击疫情一线、基层医务工作者感人的故事。这些真实故事中,有大爱无言的天使、拯救生命的逆行勇士,也是“狠心妈妈” “不慈不孝的儿子”……

故事一:战“疫”中的青春日记

“平时散着头发,我们是你的小姐姐,当我们穿上防护服、隔离衣时,我们就是冲在前线英勇无畏的战士。”

2月4日,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会员单位、海南省皮肤性病防治中心(省第五人民医院)的陈芬,这名95后护士踏上驰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征途时在微博上留下这样的话。

微博成为陈芬记录战“疫”的日记,因为这次特殊的“出征”家人竟不知晓。怕家人担心,陈芬瞒着爸爸妈妈奔赴抗疫前线,临行前给家里打了电话,说“这段时间医院忙,要经常加班,暂时回不了家,让爸妈不要担心。”

2月5日,陈芬和同事们正要就寝时,突然接到消息,全体集合奔赴江汉方舱医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看到新型冠状病毒无限蔓延,人民生命受到威胁时,我毅然主动请缨奔赴前线,我不怕N95刻在脸上的痕迹,也不怕防护装备带来的窒息感,作为一名特殊的‘逆行者’,就应该在国家与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

这是陈芬,一个年轻医务工作者留下的铿锵语录。就在此时,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无数个像陈芬一样洋溢着芳华与梦想的女孩正用行动践行无悔的青春誓言。

故事二:上阵夫妻档

“儿啊,再过几天就过年了,当妈的没啥要求,就是盼着你和丽儿要早点回来陪爸妈吃个团圆饭......”2020年1月19日早上,曹现鸿接到母亲的电话。此时此刻,妻子董丽也在身边。他们异口同声地答应到:“妈,今年我们一定回来陪二老过年。”

曹现鸿是中国麻风防治协会成员单位、四川省青川县疾控中心的疾控科科长,董丽是县卫健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一个怀孕32周的准妈妈。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们又食言了,依旧无法兑现陪父母过年的承诺。

“爸,想给您说个事……”大年三十这天,董丽鼓起勇气拨通了公公的电话。

“孩子,肺炎疫情的事情,我和你妈在电视上都看到了,你们可不能当逃兵.......”还未等董丽开口,公公就已先说了,“干好工作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

有了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夫妻二人工作的信心更足了。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们是夫妻,更是战友,并肩战斗在防控一线。他们之间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上阵夫妻档,坚决打胜仗!”

1月28日晚,县疾控中心接到上级反馈:青川县有一名密切接触者。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命令:“这是青川首例密切接触者,必须科学调查、严格隔离,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

“让我去,我是共产员!”曹现鸿率先响应。他和工作突击队几名成员与当事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严格落实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规范开展密切接触者观察场所消毒工作;详细调查了解其返乡情况,提前摸排有关人员,有针对性开展防控工作。

这样的应急处置曹现鸿每次都积极参加,1月21日凌晨3点、1月29日凌晨2点、1月31日20点、2月5日19点......无论白昼黑夜,在疫情面前,他总是说“让我去”。

2月7日凌晨3点,曹现鸿拖着疲惫的身躯打开房门。看到挺着大肚子斜靠在沙发上的妻子脸、手、脚都浮肿了,这才猛然意识到妻子已经是孕晚期......

这次“战疫”, 董丽不仅不埋怨丈夫的忙碌,还给予了最大的支持,而且自己也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怀着未出生的宝宝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同事劝她多休息,她却说,虽然现在是孕晚期,但我还能坚持,我要与未出生的宝宝共同抗疫。

元宵节这天,曹现鸿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妈,这个年没过成,以后咱们补上!”

故事三:“狠心妈妈”

抗击新冠肺炎战斗中,有一种妈妈叫“狠心妈妈”,中国麻风防治协会成员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皮肤病医院的医务科科长陈罗娣,就是这样的“狠心妈妈”。

当新冠肺炎疫情战斗警报拉响的那一刻,孩子刚出满月的陈罗娣就加入到这场阻击战中,全面负责统筹安排医院“三站一场”排班、疫情防控物资调配、院内的防护工作等。为了全身心投入战“疫”,她毅然决然给一个多月的宝宝断奶,把宝宝和3岁的大女儿都留在老家让老人帮着照看,在孩子最需要母乳喂养和母爱时,“狠心妈妈”陈罗娣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

作为医务科长,面对一个又一个疫情防控紧急调度的上传下达和一次又一次的调整变化,她有条不紊、临危不乱地一一处理,没有推诿,没有抱怨;作为妈妈,她强忍着奶涨的胸痛,更强忍着对孩子的思念,一次次偷偷地抹去泪水。

在每一次“三站一场”疫情防控的医务人员出发前,她都会通过微信@大家,提醒“注意防护、安全归来”,每一次防控人员回来时,不管多晚都会@大家,问一句有没有安全回家?道一声“辛苦啦”!这些关心的话语,温暖着整个皮肤病医院大家庭。

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处处都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在市直医疗机构选派后备医疗队时,她也把自己的名字写了上去。

“相信孩子们长大后,当听到妈妈讲述抗击疫情的故事时,孩子们会给妈妈竖起大拇指,为她们有这样的妈妈而自豪。” 泪珠在眼眶中打转的陈罗娣微笑着说。

故事四:“我是党员我报名”

2020年1月24日,农历腊月三十,正在值班的中国麻风防治学会会员单位、江苏省宿迁市传染病防治中心的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医师牛玉兰得知宿迁确诊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需要增派医生值班,没有丝毫犹豫, “我是党员我报名”。

大年初一,顾不上吃早饭的她6点钟就到达负压病区,简单熟悉病区布局流程后,立即进入隔离病房进行查房、诊疗。

作为一名传染科医生,她深知与新冠肺炎患者接触越多越近,被感染的风险就越高,但她不退缩。“作为一名共产员,疫情来了,临危受命,是意料之中也是责无旁贷的。”她心里想着的是“怎样才能让患者更快康复,怎样才能尽快控制住疫情。”

负压病房里的工作异常辛苦,医护人员除了每天定时查房、测指脉氧、血压、血气分析、监测病情变化、采集咽拭子等基础工作外,还要负责每位患者的日常起居。负压病房内没有保洁员也没有护工,为患者送饭、消毒病房、收拾医疗垃圾等都需要医务人员来做。牛玉兰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做完基本诊疗及卫生消杀工作后,隔离衣早已被汗水打湿,护目镜也已模糊不清。但是她和战友们没有人喊苦,没有人喊累,大家共同的愿望就是患者早日康复。

随着宿迁市确诊患者的增多,诊疗工作也越来越忙,任务也更加繁重。为了节约防护服及N95口罩,牛玉兰和同事每天12小时轮流值班,下班后学习新冠肺炎治疗最新指南,讨论如何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有些患者在隔离病房非常焦虑、恐惧;有的患者情绪低落,不配合治疗。牛玉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慢慢想出了化解办法。她耐心与患者讲解新冠疾病知识,与患者谈心、沟通,并通过医院建立的“新冠肺炎众志成城”微信群发幽默视频、互动聊天等,通过这一系列方法最大程度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经过医患共同努力,大部分患者从焦虑、恐惧中走了出来,变得坚强、乐观,积极配合治疗。

如今,经过宿迁市传染病防治中心全体人员的努力,宿迁市已经有多名新冠肺炎患者顺利治愈出院。

疫情发生以来,每天坚持到办公室的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副会长潘春枝,经常被各会员单位材料中的故事所感动,也专门挑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写进学会简报。她在记事本上写道:“在这场疫情风暴前,无数医务工作者逆风向前,用真情与大爱点亮最温暖的烛光。明媚的春天,正在走近。”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编辑整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科学网APP论文&基金最新活动来了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