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新基建等推动下,“城市大脑”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前沿科技领域的新热点。12月23日,城市大脑全球标准研究组、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数字治理研究中心、天府大数据研究院、沃民高科超级智能研究院在京联合发布了《城市大脑全球标准研究报告》。作为我国首个以“城市大脑”标准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该报告依托中国科学院团队原创的互联网大脑模型理论,提出了建设城市大脑全球标准的九个研究方向。
自2016年我国浙江省杭州市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建设城市大脑以来,上海、北京、郑州和福州等数百个城市也开始了城市大脑的规划和建设。该《报告》详细阐述了城市大脑的起源、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发布了相关理论基础研究,以及构建城市大脑全球标准的九个研究方向等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报告》主笔人、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研究组成员刘锋指出,城市大脑的产生和建设不仅是工程技术问题,更是基础科学研究问题。《报告》显示,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当前城市大脑的建设中面临着部门孤岛、行业孤岛、企业孤岛和地区孤岛等问题。无论是城市内部还是城市之间,都很难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整体。例如,一个城市的垃圾运输车一旦驶入其他城市管辖区就很难被跟踪到。
《报告》依托中国科学院团队原创的互联网大脑模型理论,提出了建设城市大脑全球标准的九个研究方向。其中,重要的三个标准是:
一是建立世界统一的城市神经元节点标准,以对应城市中的每个人、物和系统。这些城市神经元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实现城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如果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的人、物、系统都按统一的标准建设城市神经元,万物互联就可以由此真正实现。
二是为规范城市神经元之间的协作关系建立标准。既要规划城市大脑内部的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管理与协调关系,也要解决不同城市、不同国家的城市神经元协同工作问题。《报告》提出了城市神经元之间的管理权限规则、中心化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等解决方案。
三是建立城市云反射弧标准,以解决城市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主要是模仿大脑的神经反射弧机制,将城市神经元有机组合起来,在城市内部、城市之间、国家之间进行信息交互。例如,当传感器发现重大火灾时,可以把警报发送给城市管理者和消防机器人,消防机器人就会迅速到达现场灭火,而城市管理者则要决定是否增加救援力量。这就是一个标准的城市云反射弧案例。
刘锋指出,城市大脑不局限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内部。当世界各国的城市大脑走向成熟、实现连接之后,世界范围的城市大脑最终会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神经系统”。近50年来,IT相关智能产业有三次重要的标准制定机遇。第一次是TCP/IP协议的制定,规范了硬件设备之间的通信活动;第二次是W3C规则的制定,规范了互联网上信息展示与数据传输活动,第三次应该是城市大脑到世界脑规则制定(WWNS-R),将在应用层规范人、物和系统的交互与协同。
报告发布后,围绕城市大脑和智慧城市建设,金砖国家智慧城市峰会中方代表徐振强研究员、声智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冯大航、易华录总裁助理周落根、丝路视觉高级经理徐浩然、航天图景首席科学家刘浪飞等业内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