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12/22 11:30:59
选择字号:
教育部:2016至2019年留学生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

 

中新网12月22日电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刘锦22日介绍,2016年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51.8万人,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

教育部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刘锦从八个方面介绍了“十三五”期间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情况,具体如下:

——完善顶层设计,形成整体牵引力

今年5月出台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突出“加快”和“扩大”,强调“提质”和“增效”,体现了教育对外开放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主动作为。同时,教育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四点一线一面”加快布局,打造教育对外开放的新高地。2019年,教育部、海南省出台《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全速推进,允许境外理工农医类高水平大学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独立办学。

前不久,教育部、广东省出台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同时,长三角地区、雄安新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蓝图也在加紧谋划。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也加快了开放步伐,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落户贵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覆盖东三省和7个中西部省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局面进一步形成。

——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内生发展力

“十三五”时期,按照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教育对外开放领域着力加大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来华留学聚焦提高质量。出台《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中国政府奖学金工作管理办法》,规范高校接受国际学生的资格条件,来华留学质量规范与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来华留学生结构不断优化。这有个数字,2019年,来华留学生的学历生比例达到54.6%,比2016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

出国留学聚焦完善服务。打造“平安留学”服务体系,健全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留学服务的科学化、信息化、人性化水平稳步提高。合作办学聚焦提升活力。改革中外合作办学准入审批制度,在上海试行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备案制,在包括海南、福建、广东、浙江、重庆、河南等6省市试点实施部省联合审批制。“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共审批和备案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580个,其中本科以上356个。截至2020年底,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332个,其中本科以上1230个。外事管理聚焦简政放权。授予“双一流”建设高校一定的外事审批权,为高校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提供更大的自主性和便利性。

——聚焦“一带一路”,提升全球行动力

2016年7月,教育部出台《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2017年5月,“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纳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2019年在我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比达54.1%。同年,中国与俄罗斯双向留学交流人员规模突破10万人,提前一年实现两国元首确定的目标。两国元首确定的10万人目标原来确定的是2020年达到这个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国新签11份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已累计覆盖54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赴境外办学稳步推进,发布《高等学校赴境外办学指南》,加快“鲁班工坊”建设,启动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建设试点。今年9月1日,迪拜中国国际学校作为首批试点正式开学。

——推进全球治理,扩大中国影响力

“十三五”期间,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减贫国际合作,一方面,通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合作,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和质量提升项目、儿童早期教育与发展项目,为国内教育脱贫攻坚助力;另一方面,积极分享我国教育脱贫经验做法,为教育减贫国际合作赋能。我国高校和职业院校在“一带一路”、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了大量管理和技能人才,并与世界银行等机构合作帮助东非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培养支柱性产业的学科骨干。

——强化人才培养,助推创新驱动力

人才培养始终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发力点。2016年至2019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251.8万人,回国201.3万人,学成回国占比达八成。与此同时,通过引进国外高水平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国内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国内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在读学生已超过30万人,我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合作方。此外,围绕“双元制”模式深入开展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推动完善现代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深化人文交流,发挥教育亲和力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作为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秘书处,积极承办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各领域签署协议133项,有力服务了外交工作大局。在人文交流框架下,各类中外青少年交流丰富多彩、与时俱进。比如,中美青年创客大赛连续举办了7届,吸引超过3.5万名两国青年积极参与,产生了近万件作品,为两国青年在创新创业领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语言交流也是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有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及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约2500万,“十三五”期间全球参加HSK(中文水平考试)、YCT(中小学中文考试)等中文水平考试的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这表明国际中文教育拥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推进港澳台教育交流,增进国家向心力

“十三五”期间教育部持续拓宽港澳台学生来内地(大陆)就学渠道,具备港澳台学生招生资格的院校超过400所,其中具备研究生招生资格的院校达225所。“十三五”期间,高校共培养港澳台学生约4.5万人,持续做好在内地(大陆)高校就读的港澳台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师生双向交流方面,2016至2019年,教育部“内地与港澳高等学校师生交流计划”累计资助近1800个项目,惠及5.6万人次。同时内地与港澳中小学、幼儿园缔结姊妹学校累计超过2000对。经过多年实践,“华夏园丁大联欢”、“港澳教育界国庆访问团”等活动已经形成品牌。

——全力抗击疫情,展示教育系统战斗力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是对教育对外开放的一场大考。疫情不仅给正常的教育合作交流按下“暂停键”,而且给跨国(境)流动的各类学生、教师的健康和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严峻挑战。面对疫情,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驻外使领馆的教育部门迅速行动、全力应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针对在华的外国留学生、外籍教师和在内地(大陆)的港澳台师生,坚持“属地化管理、一体化推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在内地(大陆)的港澳台师生零感染,在华外国留学生确诊病例已动态清零。针对海外留学人员群体,我们持续强化防疫指导,建立远程会诊机制,上线疑似症状风险自评,整合国内高校心理辅导和健康咨询平台,配合外交部等部门安排临时航班接回确有困难的留学人员,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此外,为缓解疫情导致的出国留学受阻问题,教育部推动94个中外合作举办的大学、机构和项目临时扩招,共录取3031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固体核磁共振新进展! 新生开学,导师:8点要做,3点不要做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