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2/15 18:43:52
选择字号:
速读

 KXWP202004.jpg

论文题目:缝纫机与晚清民国女性身份的建构

作者:章梅芳 李京玲

出处:[J].科学文化评论,2020,17(4)

1851年,美国的伊萨克·胜家制造出第一台实用的缝纫机,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缝纫机都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特别是女性。在我国,从晚清至民国时期,缝纫机在大众报刊上得到大量宣传并在市场上销售,由此广泛出现在家庭生活、职业教育、成衣工厂乃至抗日战场上,与当时的女性社会角色变迁产生了密切互动。

技术哲学家芬伯格曾说:“消费社会对身份问题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工具不只是有用,它们也告诉我们,我们是哪种类型的人。”人创造了技术工具,同时,人的社会身份和生活方式也在使用这些技术工具的过程中被不断影响和改变。可见,考察人的身份建构和变迁情况,技术物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

该论文作者就从女性作为缝纫机的消费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探讨了缝纫机作为一种外来技术物(以及后来出现的本土品牌)与晚清民国女性身份和社会角色的建构、变迁之间的关系。而这方面是此前的相关研究中尚未触及的。

作者考察和梳理了缝纫机与晚清民国女性身份之间的几种关系,包括:缝纫机一度成为中国上流社会女性的身份象征;在商家打开市场销路的过程中,缝纫机又被广泛宣传为普通女性的家庭宜备之物,掌握机器缝纫技术亦逐渐发展为女子职业教育的重点之一;到抗日战争期间,缝纫机则成为了广大女性参与抗战的重要武器。

作者提出,在鸦片战争后的百年中,中国女性群体的身份呈现出不断变化且新旧杂糅的特点。她们除了被认为必须承担“贤妻良母”的传统角色外,又有了“女国民”“新女性”“革命女战士”等新身份。尽管在不同时期,缝纫机之于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女性的文化意义不同,但缝纫机与机器缝纫技术的逐渐普及,确实在无形中参与了对当时女性的身份建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性别分工,折射出晚清民国时期女性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变迁的一般样貌。

从这一维度解读当时的女性身份,有助于丰富我们对近代女性生活史和职业发展的理解。反过来,通过性别视角考察缝纫机在晚清民国时期的传入和使用历程,亦让我们了解到技术物在宣传、消费和使用的过程中,不断被重新定义和塑造的过程。

ZRBT202011.jpg

论文题目:由奖励制度看日本科普政策与实践的发展动向

作者:诸葛蔚东 张一婧 傅一程

出处:[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42(11)

科普奖励能够调动个人和组织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合理的科普奖励政策和制度,对鼓励和引导科普实践、促进科普活动开展、提高国民科技素养乃至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高产出国家之一,日本的科普奖励做得如何?

该论文作者梳理了日本国家级科普奖励制度的发展过程,认为其从1956年起步、到1998年成型、到2005年革新,这个演变也反映出日本的科普理念、政策在不断变化。

20世纪5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科普”的概念。在1958年出版的《科学技术白皮书》中,“科学技术普及”的提法首次出现。这一时期,日本的科普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普及,科普工作则由社会科学技术团体和组织负责。同时,刚成立的日本科学技术厅就开始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1959年开始奖励在科学技术普及与启蒙领域作出贡献的人士。

1995年,日本出台《科学技术基本法》,提出国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增强国民,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关心。以此为法律依据,日本在1996年制定第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其核心理念就是要增进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深入和广泛的理解。与之同步的是,日本在1998年设立了科学技术普及启蒙功绩者表彰制度。

2005年,日本在文部科学大臣颁发的科学技术奖项中增加了“增进理解科技奖项”(科普奖)。作者认为,这一奖项的设立表明日本的科普事业进入到科学传播的新阶段。与以往自上而下的单向科普理念相比,这一时期日本的科普政策和实践更注重有利于科学人才发展和成长、国民与科技工作者双向交流的环境的营造,尤其强调国民对科学技术政策、科技研发方向和应用的参与和反馈,从而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

作者认为,如今,日本的科普奖励政策和实践已经完成了由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再到科学传播阶段的发展。考察日本科普,对于完善我国的科普奖励政策、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