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2/8 18:15:20
选择字号:
让科技政策真正发挥最大效能
——科技工作者学习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精神

 

12月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切实强化基础研究,持续推动应用创新,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个会议再次强调要重视基础研究,对甘于安心做科研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市动力锂离子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恒辉教授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兴奋地表示“要好好学习这个会议的精神”。

周恒辉认为,为加强基础研究,国家实际上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出台了许多激励政策。但“这些政策在真正落实过程中,存在效力递减的问题,许多好的政策到了基层环节,并没有很好地执行”。

对此,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指挥棒”也应指向“无人区”

“现在,国家努力改革科研资助方式,实施重点研发计划等资助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设备的国产化。”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峰告诉《中国科学报》。

但对于一些冷门行业、冷门学科,现有的科研资助模式,并没能很好覆盖到。“许多冷门学科,恰恰是一些基础性学科。”王峰强调,“这些方面更需要做好基础研究布局。”

在周恒辉看来,现在一些项目的设置,存在“追热点”的势头。“从这些项目的申报指南来看,什么方面热门,就布局什么方面。这样的‘指挥棒’对基础研究是不利的。”

周恒辉长期从事锂离子电池等能量储存与转换材料的设计研究。“现在,钴酸锂材料在应用到动力电池领域时,如何提升其比能量密度、如何提升钴酸锂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这些方面国内外都还没有相关研究,可以说正进入技术‘无人区’。”

周恒辉认为:“类似这些技术‘无人区’,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科研工作最应该资助和鼓励的方向。”

“科研领域的‘无人区’,往往需要去攻克一些特别困难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文继荣也对《中国科学报》表示,在一些方面,我国的科研经费已经很充足了,下一步,要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开展深入的基础研究,进军科研“无人区”。

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引进、保障等机制建设尚不健全。”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袁汝兵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人才评价还存在评价标准较单一、分类评价不到位、评价社会化程度不高、用人主体自主权落实不够等明显问题。

为此,完善人才和科研评价体系,是我国近年来科技政策着力最多的地方。此次会议上也强调,对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要完善待遇等政策,不提不合理的硬性时间要求,鼓励其甘坐冷板凳,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自由探索、厚积薄发,努力有更多科学发现和发明创造。

但在现实层面,这样的政策落地还存在较大的“折扣”。“就如在一些高校院所里,还是存在数论文数量等现象。”周恒辉说,“国家提出‘破五唯’,完善了人才评价体系,但这样的政策还是未能很好落地。”

很明显的一个现象是,“发不了论文的研究,论文影响因子小于10的成果,往往进入不了报道的序列。”周恒辉表示,基础研究往往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一旦突破则意味着解决重大的问题,需要各界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在我看来,‘破五唯’破的应该是‘唯’字,而不应该是‘五’字。”文继荣表示,评价人才和科研工作应该是多维度的,“唯论文唯帽子”容易形成误导,但并不意味着对人才不需要考核,基础研究应该创新评价方式。

袁汝兵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基础研究、科技计划管理等方面的政策,目标就是要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打破束缚人才创新活力的条条框框。

鼓励解决重大问题

此次会议上,也提出要引导各方面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上来。周恒辉对此感触颇多:“从中可以看出,国家也要求科研工作要能真正解决国计民生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这其实也是对科研工作的一项重要考核,就是看你在科研工作中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周恒辉认为,对于那些方向已经比较明确、利用其成果可在较短期间内取得工业技术突破的基础性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科研工作一定要走出去。”任职于工科院校,王峰多年来也在努力推动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从现实需求来看,我国的企业技术积累少,技术创新能力薄弱。高校院所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有利于使我国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提升。”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周恒辉表示:“科研工作者要围绕‘四个面向’,久久为功,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