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欢欢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1/25 19:23:31
选择字号:
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李文:科研无捷径

 

李文同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工程热物理所)的缘分始于2001年的一次讲座。

当时,工程热物理所蔡睿贤院士在西安交大为师生作报告,听众中就有热能动力系大一学生李文。蔡睿贤知识渊博、爽朗亲切,给李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他心底埋下了要去工程热物理所深造的种子。

如今已成为工程热物理所正高级工程师的李文仍然以蔡睿贤为榜样,理论同实践结合,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从0到1

2005年,经过努力,李文如愿来到研究所读研,并进入谭春青研究员课题组。

对李文来说,蔡睿贤是一生的榜样,谭春青则是科研道路的领路人。当时,谭春青刚刚回国,科研经费并不充裕,却尽己所能为学生提供最好的科研条件。硕博期间,李文经也经历过迷茫,科研上、生活上都有挫折,但还是在老师和师兄弟的支持下坚持了下来。

6年的研究生生涯,坚定了李文从事科研的决心,2012年毕业后他选择留所任职。“这个时候才感觉刚刚跨进了科研的门槛。”李文回忆。

随后,在陈海生研究员的带领下,李文开始从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工作,具体来说是研究所自主提出的一种原创性技术——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有压缩机、膨胀机、蓄冷蓄热三大核心部件,其中任何一个部件都需要开展针对性研发工作,而研发工作的成败对整体系统具有决定性影响。李文负责的正是其中关键部件之一——膨胀机的研发。

李文介绍,团队开发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膨胀机负荷高、研发难度大,其膨胀比达到常规膨胀机的2倍以上,且流量大、转速高,需要采用分级再热等非常规设计方法实现安全高效运转。这给研发团队带来极大的挑战。

“最大的难点在于国内外都没有可参考的先例,完全靠自己摸索前行。”李文说。为此,团队建设了一系列实验平台,并结合计算机模拟,反复多次测试、优化改进。

2013年7月16日,国际首套1.5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系统在工程热物理所廊坊基地通过验收,系统效率52.1%,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至此,这支“第一个吃螃蟹”的团队首战告捷。

2016年,团队再接再厉,建成世界首套10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系统,系统效率达60.2%,为同类储能系统最高。

在这一过程中,李文也从刚踏进科研门槛的年轻人历练为项目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科院关键技术人才”称号及中科院北京分院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奖等。

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1.5兆瓦到10兆瓦,再到如今正在建设的10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这支团队正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既定目标前进。

示范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这是团队负责人陈海生研究员定下的发展策略。这也意味着,在一代技术建设的过程中,二代技术已经开始研发。这对身兼技术研发和工程管理两职的李文及其研发团队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

“技术研发相对独立,工程建设则涉及方方面面,每个环节都要保证按时按质完成,否则会引起连锁反应。”李文感叹,自己就曾吃过不少亏。

一次,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有个阀门选用了不同规范的接口,安装时才发现接口不同无法安装,而更换阀门导致整个设备调试工作延期近3天的时间,几百元的失误带来数千元的损失,更重要的是无法挽回的时间损失。

当时,为了保证项目有序推进,李文几乎每天晚上在施工现场待到凌晨。回到宿舍后,千头万绪的他还常常失眠,生怕一个不留神就出现问题耽误工程进度。他甚至把签名档改成:努力是不够的。

“搞工程没有捷径可走,想省事结果往往受到加倍惩罚。”李文说。

在贵州毕节建设10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系统时,作为项目总工程师,李文一年有超过200天都在毕节,团队的其他人员也大多如此,谈及团队,李文也表现出自豪的神情!正是靠着这样的拼搏精神,这支技术出色的年轻团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重大项目。李文也深刻地体会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虽然更偏向工程,但李文也没有放弃基础研究。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参与科技部973项目、863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项目、中科院先导项目等各类重大项目20余项;共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

在李文看来,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相辅相成,前者是后者的驱动力和生命力所在,如果没有基础研究,工程应用也将后续乏力,难以长久。“两条腿走路,确实很锻炼人。”他说。

时代的呼声

目前,英国、美国、日本都有新型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各个国家路线不同,但中国无疑走在了前面:300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系统设备研发已经提上日程。

李文表示,工程热物理所研发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不使用化石燃料、不受地理条件限制、效率高,符合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政策导向;同时,这一技术跨越了技术瓶颈,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是真正的自主技术。

“如果做传统压缩空气储能,我们只能跟着别人后面走。而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从设计的时候就不是参照国外,而是从零开始,从0到1研发出来的。”李文说。

读研时,李文从事航空发动机相关研究工作,自认并没取得太大的学术成就,但却锻炼了动手能力。

他回忆:“研究生期间最大的收获就是跟谭春青老师学严谨认真的治学理念,跟秦立森老师学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如今的李文也是这样教导学生,他提出3点建议:第一,多交流,通过读文献、听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别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想法和火花;第二,理论和实践结合,计算和实验结合,不要脱离实际;第三,勤思考,不受限于学术权威,勇于做出创新性工作。

李文爱好运动,上学时踢球、跑步、游泳几乎不间断,毕业后也保持了运动习惯,出差时也不忘保持运动。他表示,健康的体魄对科研工作者很重要,希望年轻学生们都能积极健身。

他也爱读历史类书籍。“读史明鉴,尤其是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科研工作者应该承担起历史责任,做出更多、更大的成果,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时代。”李文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