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1/21 11:00:43
选择字号:
科学为自留种保育护航

 

日前,作为由世界乡村复兴大会组委会、山西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乡村复兴大会的平行论坛之一,自留种保育论坛在山西太谷举行。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天。”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在此次会议上表示,“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环节。“这一环节掌握在村民手里或者是合作社手里意义重大。”

“种子问题是比芯片更严峻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战略上重视自留种保育。建立我们自己的种子资源库。”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师萧淑贞说。

自留种保育,既包括老种子,也包括现在杂交技术、多种技术培育的种子。

在美国生态经济学家、邵肯巴赫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克里福德·柯布看来,在现代农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种子已经是一种工业产品,缺乏遗传多样性,导致种子在现代农场所追求的受控环境之外的任何其他环境中,都极易受到伤害。

“在老种子育种方面,不能排除科学技术。”中科院华南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特聘专家王桂林表示。

比如,农作物不同部位某一性状或某一期望性状遗传势强弱不同,生产力不同。王桂林介绍,只选取对于所需要性状有较强遗传势的区域部位的种子或材料进行繁殖,能够把品种优良性状遗传给下一代,可避免以往不加选择地把强弱遗传势不同的所有种子混合选留方法,大幅度提高了产量,达到稳产增产的目的。如选用上稻穗三分之一部位的籽粒作种,一般可增产6%~17.4%;小麦选用中部籽粒作种,一般可增产10%左右。

王桂林认为,良种配良法。先进的栽培技术才能使种子的优良性状得到充分地发挥,也要精心培育,做好种子的保育工作。

此次会议上,还成立了自留种保育科学技术委员会,形成共识“用生命保育种子,让种子传承生命”。参会者呼吁,自留种包括老种子保育是新时期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需要科技界和民间,国家、企业、集体和个人共同努力,共同推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