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许能贵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许能贵指导学生实验。肖建喜/摄
1月10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许能贵带领团队研发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理论创新与临床应用”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这个证书对于许能贵和广州中医药大学来说,显得弥足珍贵。“这是广州中医药大学15年来的首个国家科技二等奖,也是建校以来的首个针灸方向的国家科技二等奖,对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义重大。”许能贵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激动的心情仍难以平复。
“针刺可改善缺血性中风脑组织血供”
中风是中医的病名,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分别对应现代医学说的脑梗塞和脑出血。中风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居首位,每年有超过250万新发病例(其中缺血性中风占56.6%~80%),死亡超过150万。
“中风绝大部分都是缺血性的。相对说来缺血性中风一旦发病了以后,病人的生命体征都是比较平稳,所以可以尽快地使用针灸进行治疗。缺血性中风,针灸一早介入效果更好,留下的后遗症也少,所以说我选择了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作为突破点来进行研究。”许能贵说。
许能贵团队以中医经络学说和神志学说为指导,以形神同治为重心, 通过20余年的潜心研究,最终形成了“以通督调神针刺法为主体的缺血性中风分期治疗方案”这一研究成果。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循行于人体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对治疗中风有非常好的作用。针刺可改善缺血性中风脑组织血供,针刺督脉上的百会、大椎穴疗效尤为显著。”许能贵说。
据了解,许能贵团队首次发现“针刺可改善缺血性中风脑组织血供”及“督脉百会、大椎穴配伍应用疗效尤为显著”的现象;科学阐明了针刺百会、大椎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建立了督脉经穴取穴治疗中风病的全新治疗方法。
他们创新地提出“督脉为脑脉、主治脑腑疾病”的学术思想,创建了以“通督调神针刺法”为主体的缺血性中风偏瘫的分期治疗方案。经国内外多中心、大样本循证医学研究证实, 该方案可使缺血性中风偏瘫的残障率下降至 17.9%(国际上为 40%)。
许能贵团队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针刺对神经元保护和脑可塑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
在神经元保护方面,他率先证实电针百会、大椎穴可抑制缺血损伤部位钙超载从而调节神经元的钙稳态,这是针刺保护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
此外,针刺可以有效调节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发挥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针灸学是中医学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目前世界上有18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针灸。”许能贵表示,其研究成果在全国4个中心、11个分中心得到广泛应用,病房患者达到23300 例/年,门诊患者达到 232700 例/年。项目研究共发表论文 299 篇,其中 SCI论文42 篇。
“我给自己造了个模”
都说“十年磨一剑”,谈起研究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时间,许能贵掐指一算,竟快30年了。“既然选择了针灸,我就得‘爱’她一辈子。”他笑着说。
2014年12月31日晚上11点多,独自躺在家中床上的许能贵突然感到自己左侧身体不受控制。他努力地想从床上起来,却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作为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者的他,马上意识到自己中风了。可当时太太和女儿都远在澳洲。他想喊,已经出不了声。伸手去拿手机,却也动弹不得。
恍惚中不知道过了多久,门被重重地踹开了,有人冲进来救了他一命。
原来是远在澳洲的太太见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意识到可能出事了,马上请人到家中查看,才发现了这一幕。
“你们可能都不相信,我自己搞中风研究的,自己却中风了。”许能贵对记者说,“说来蹊跷,我没有高血压,没有高血脂,没有高血糖,却突发中风了!”
“可能是太累了!”一个熟悉他的工作人员在旁边补充。
2015年的元旦,许能贵已经躺在了医院里,因为错过了6小时的黄金抢救期,已经无法溶栓。一些专家过来会诊,一看大面积脑梗,都说情况不乐观,可能要坐一辈子轮椅了。
“那就自己给自己针刺治疗!”许能贵是个不服输的人,暗暗下定了决心。凭着顽强的意志,许能贵一方面坚持针刺治疗,一方面加强功能康复。步履蹒跚,汗透衣服,也全然不顾。
“从老鼠到猫到狗到猴子,做了那么多的实验,最后自己给自己造了个模,自己给自己扎针治疗。”那时的许能贵,每天从头到脚扎几十针,身上扎过成千上万针。一般人难以忍受这个过程,尤其是内心的煎熬。
2015年5月1日,还在恢复期,许能贵就嚷着要出院。众人硬要留住不让出院,但他放不下自己的科研项目。第二天一早,他直接从医院就启程前往北京参加项目专家论证会。
“幸好我是搞针灸的,才能恢复到现在这个样子。你们没看出来吧?我自己就是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最有力的一个证据!”现如今,许能贵不仅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双一流”重点学科中医学一级学科带头人,还是该校副校长,每天的行程安排满满,连周末也不放过。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许能贵“爱”针灸,针灸也回馈了对他的爱。“未来还要进一步降低致残率,然后形成我们自己的标准,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全球推广应用,造福更多患者。”许能贵说。